作者:刘建 林杨 林蔡惠
单位:西安医院血管外科
导读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CEA与CAS孰优孰劣,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相继发表了2篇关于颈动脉狭窄治疗CEA与CAS的中长期随访结果,2项研究均为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CT),分别是ACT-1研究的5年随访和CREST研究的10年随访结果[1-2]。该结果的公布,为临床客观科学地评价两种治疗方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参考,对多年来人们对CEA与CAS的争议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将从回顾两种治疗方式的发展历史开始,结合最新发表的中长期随访结果,探讨一下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在临床中的选择应用。
1.CEA“金标准”地位的确立早在年,欧美国家就开始尝试通过CEA来预防和治疗急性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到了20世纪90年代,有关CEA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如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试验研究(NorthAmericanSymptomaticCarotidEndarterectomyTrial,NASCET)[3]、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研究(EuropeanCarotidSurgeryTrial,ECST)[4]、无症状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研究(AsymptomaticCarotidAtherosclerosisStudy,ACAS)[5]和无症状颈动脉外科试验研究(AsymptomaticCarotidSurgeryTrial,ACST)[6]这一系列试验结果的相继发表,证实了CEA对于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70%)及症状性颈动脉中度狭窄(≥50%)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从而奠定了CEA在颈动脉狭窄治疗及缺血性卒中预防中的“金标准”地位。
尽管CEA的地位已确立,有效性已获公认,但CEA的围手术期风险仍倍受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药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