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CCU为1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经肱动脉IABP联合ECMO及机械通气救治,打破了从股动脉置入IABP的常规做法,从更细、更小的肱动脉精确操作,为患者打通一条救命路。
王先生今年49岁,半个多月前,活动的时候突然出现胸痛的情况。回到家之后,王先生找了点药服下。虽然还间断发生胸痛,但疼痛剧烈程度有所缓解。
2天后,正准备起床的王先生再次出现胸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并昏迷过去。家人发现后,赶紧拨打医院进行抢救。
入院后,患者又突发心脏骤停,经积极抢救后患者心脏仍无法维持正常跳动,医护人员紧急给予ECMO,给予王先生生命支持。
ECMO置入后,患者心率、血压渐恢复。但是心功能极差,迫切需要联合IABP进行救治。可是患者股动脉搏动摸不到,为患者造影发现,王先生的左髂总动脉闭塞,无法行IABP置入辅助心功能及冠脉灌注。
这下,难题来了。
患者的心功能极差,此情形下,必须得进行冠脉介入手术干预左主干和左前降支的病变,这种情况下,IABP循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情况危急,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患者转院来到医院CCU。
来到华中阜外,经多学科会诊,决定为患者进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如何为患者置入IABP,为他的生命安全护航呢?
深思熟虑后,ccu主任张静教授认为,虽然患者左髂总动脉闭塞,且左上肢肱动脉狭窄,无法用常用的路径为他置入IABP,那我们不如从王先生右侧肱动脉入手。
比起股动脉,肱动脉直径较小,从此路径置入IABP难度非常大,容易导致前臂缺血、疼痛,这是经肱动脉行IABP置入术受限的主要原因。
王先生病情急危,这种路径是对他最佳的治疗方法。
在冠心病五病区主任闫继锋教授为患者行冠脉造影左主干放入一枚支架后,CCU副主任医师叶发民精准操作,在X线引导下成功经右肱动脉为患者置入IABP,联合ECMO一起为患者提供循环支持。目前,患者在积极的救治中。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是危重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心肌缺血及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支持手段,也是高危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有效的循环辅助措施。
张静教授介绍,常规IABP置入须经股动脉途径,但有约8%的冠心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对于高龄或外周动脉硬化严重的患者常存在下肢动脉缺血、闭塞等情况;或是患者股动脉严重狭窄、迂曲,以上情况无法经常规股动脉途径行IABP置入,选择从肱动脉途径置入IABP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种方法在抢救高龄、重症左心衰竭、下肢闭塞患者的优势较明显。
文稿:朱之韵
医院预约挂号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