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院或是公园,总会看见一些步态与众不同的老人,他们或是小碎步,或是有点跛,总之无法像正常人走路那般自然。这种情况可能只是对于他们的生活造成不便,但是并不严重,所以很多人置之不理。但是这其实是一种疾病的预兆。
预示周围动脉硬化
医生总说,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的一些小变化,其中不仅仅是头晕、头痛或是体重等的变化,还包括步态的变化。老年人如果较之以前,迈不开步子或是走路稍稍时间长点,就会感到酸、累,这些都是周围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除此之外,当然还会有血压升高、脉压差很大等症状。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包括颈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周围动脉硬化等等。近年来,动脉硬化患者在我国逐渐增多,并且已经成为了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隐袭性和渐进性。曾智桓表示,人体可以说从出生就开始进入动脉硬化进程,只是在年轻时程度很轻微,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随之加重,所以老人们在身体发生一些小变化时,一定要引起注意。
常规体检可查出
动脉硬化如此危险,那么可以如何检查出呢?专家表示,早发现的话可以很好地延缓动脉硬化进程,而常规体检中,其实有很多项目都可以检查动脉硬化的程度。
一般通过胸片即可查一查主动脉是否发生主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彩超可以发现颈动脉中层厚度是否发生变化、有无斑块;超声多普勒可以发现动脉弹性是否减退;彩超等也可以检测动脉硬化的情况。另外,验血时测出血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病人本身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那么很可能就是动脉硬化。
运动至少半小时
动脉硬化如可以早期发现,医生通常会对其进行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血糖血压控制、生活指导等。如饮食上要少吃一些动物内脏、鸡蛋黄等,多吃一些粗纤维、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等。运动上,曾智桓指出,动脉硬化的患者要比正常人的运动量要稍微大一点,即使可能行动迟缓,也要进行循序渐进的运动。即便是断断续续的运动,时间总和也要达到半小时以上,这样可以很好地延缓动脉硬化进程。
另外,动脉硬化的进程其实是可以通过药物进行逆转的。专家表示,如果动脉硬化已经比较严重,比如确定斑块已经形成,医生会使用药物进行治疗,选择他汀类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物等增加斑块耐受力。
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
早期动脉硬化患者并没有自觉症状。病情会消无声息地发展,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生心肌梗死之类的疾病就医时,动脉硬化才被发现。动脉硬化与血液中的胆固醇有极大的关系,如果在体检的血液检查中发现胆固醇值偏高,需要警惕已经处于罹患动脉硬化及其带来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危险中了。
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
动脉硬化的表现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一般表现为脑力与体力衰退,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
预防方法
1.戒烟:吸烟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因此,戒烟是预防动脉硬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2.预防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俗称三高,由于得病的人群广泛,形成了所谓的三高人群。三高除了本身的症状之外,还会引来很多并发症,动脉硬化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预防三高,同样也能预防动脉硬化。
3.减肥: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同时还会伴随着很多并发症,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心脏负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机率也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肥胖,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岛素阻抵抗症候群。因此,减肥刻不容缓。
4.体育运动:俗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把身体把多余胆固醇排出体外,避免过剩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同时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消耗过剩热量,使身体脂肪比重减少,肌肉比重增加,而减轻体重。因此缺乏运动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状动脉硬化。
5.学会减压: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处于其中的人普遍会存在压力山大的情况,当人压力增加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伤害动脉血管内壁。因此,学会减压十分必要。
6.注意饮食:病从口入,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很多疾病都是我们不注意饮食习惯导致的,脂肪,胆固醇都是动脉硬化的罪魁祸首,因此,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十分必要,少食饱和脂肪酸占有量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虾、肝、肾和其他内脏,蛋黄等。
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白癜风在北京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