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每4人中,就有1人死于血栓栓塞疾病。
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流动,也不会形成血栓。在特殊情况下,基因、继发性、环境因素会使血流缓慢、血液浓缩粘稠、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进而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处于“易栓状态”,甚至导致病理性血栓形成。
谁是“易栓”人群?
血栓的形成机理包括: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改变、血流变慢和血流产生漩涡,血液性质改变等。
基因缺陷可以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获得性缺陷(详见下表)也可导致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危险性增加。
血栓栓塞的获得性原因条件
注解
抗磷脂抗体
—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血栓风险提高
原有狭窄部位风险更高
斑块破裂后使组织因子暴露,激活凝血系统,损伤部位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血栓
肿瘤(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癌、乳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和结肠癌)
可能与分泌X因子激活凝血系统,或与组织表面暴露的组织因子有关,或两者都有关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和血小板聚集相关增加血栓的风险
高半胱氨酸血症
可能的原因
由于叶酸,维生素B12,或维生素B6缺乏
严重的感染(败血症)
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
增加了组织因子暴露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口服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
低激素剂量制剂风险较低
发生静脉血栓者大多同时存在基因缺陷
血液停滞
由于外科手术、整形手术或瘫痪致血流不畅,心衰,妊娠及肥胖
组织损伤
由于外伤或手术
其他疾病或环境因素也可以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特别是同时存在上述的基因缺陷时。
血栓的危害
血栓病可以发生在血管的任何地方,血栓随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如果在脑动脉血管中停留,阻碍了脑动脉正常血液的流通就是脑血栓,从而引发缺血性中风发作,若堵塞了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则会诱发心肌梗死,此外,还有下肢动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
血栓形成,大多数一发病就会出现严重症状,如脑梗死的偏瘫失语;心肌梗死的剧烈心前区绞痛肺梗塞引起的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如下肢形成血栓则会引发两腿疼痛,或出现冰凉感和间歇性跛行等。极严重的心、脑梗塞和肺梗塞还可引发猝死。但有时也可无明显症状,如常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仅有小腿酸胀不适,很多患者以为是劳累或着凉,不以为然,因而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尤为遗憾的是,很多医生对此也容易误诊,待到出现典型的下肢水肿时,不仅会给治疗带来困难,也容易留下后遗症。
深静脉血栓日常如何预防
1、对年老、肥胖及既往有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尤应注意加强预防。鼓励骨折、外伤及术后患者主动活动肢体,行深呼吸运动促进静脉回流。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盆腔及下肢手术时,操作应轻柔,避免损伤血管,术后穿着弹力袜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对手术的患者,为对抗术后可能发生的血液高凝状态,可使用肝素或右旋糖酐以降低血小板的活动。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减轻疼痛,促使局部炎症消退。为防止血栓蔓延,应用肝素及香豆素类药物进行抗凝治疗。为防止血栓引起静脉功能不会,在发病早期就应开始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链激酶和尿激酶。
2、静脉血栓形成后,若局限于小腿静脉内,血栓可渐渐机化,血流再通,多数不遗留症状,少数向上蔓延至股静脉或髂股静脉,因此过程常为渐进,不易及时诊断,最终发展成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肢体肿胀不易消退。因深静脉瓣膜在血栓形成及炎症过程中受到破坏,即使血流再通,重力作用产生的静水压力,使组织内纤维素积聚,脂肪结缔组织硬化,皮肤产生淤滞性皮炎的改变,甚至发生静脉淤滞性溃疡,造成肢体一定程度的病废。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易于脱落。若栓子大,栓塞于左右肺动脉主干,可造成大片肺栓塞,这常是猝死的原因之一。因此,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十分重要。
4、为预防肺栓塞,髂静脉血栓形成后48小时内可行静脉血栓取除术。对病程稍长,血栓不易取除而又有肺栓塞危险者,可在下腔静脉腔内或腔外安置滤栓装置以防止发生肺栓塞。
5、防深静脉血栓还要注意饮食
鸡血藤30克,元参、双花各60克,甘草、乳香各30克,土茯苓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当归印克,乳香10克,黄芪30克,银花6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3次。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母鸡1只(2--3斤),当归20克,醪汁克。杀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开水煮去血水捞出,再换3斤水放锅中小火炖,加醪汁、当归,盖严炖3小时即成。鸡香味浓,汁鲜可口。当归性味甘、辛、温,含亚油酸、菸酸、挥发油、维生素E、维生素B12及B-谷甾醇等,其中B-谷甾醇为类固醇激素前体,可活跃性腺;亚油酸降脂,菸酸扩张血管,降胆固醇;维生素E抗衰老,维生素B12抗贫血。
。
深静脉血栓预防有哪些注意事项
1、患肢保温,冬季需特别保护患肢并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以免在缺血状态下增加组织的耗氧量。此外长期卧床或下肢伤病的患者,要经常按摩腿部;
2、饮食上要清淡,减少食盐摄入,多食纤维素、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黏滞度的食物。
3、每日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
4、此外长期卧床或下肢伤病的患者,要经常按摩腿部。
5、坐飞机、火车和船等长途旅行时,要不时起身活动,多饮水,可备一双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