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碎石术是一个技术活,需要医生小心谨慎,胆大心细。但仍有可能出现如下并发症,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置镜失败输尿管镜不能插入输尿管口或虽能插入却不能顺利通过输尿管壁间段,或受阻于输尿管腔内某处。
输尿管粘膜下损伤这是最常见的而又容易被术者忽视的术中并发症。容易发生的部位是:
①输尿管口和输尿管膀胱壁段由于输尿管口和输尿管行程成角,在逆行插管时,导管和导丝未能顺着输尿管进入,而是插入黏膜内造成损伤;
②输尿管扭曲成角的部位输尿管正常解剖行程上有几处转角,如输尿管膀胱连接部、输尿管跨越髂动脉处以及由于肾积水和结石嵌顿造成输尿管上段扭曲、成角。在这些部位逆行插导丝时,一旦导丝不能顺应输尿管的转角而行走,以致导丝头部抵住黏膜处,此时,如术者继续强行上插,常可造成黏膜损伤和假道。
黏膜下损伤是一种轻微的输尿管损伤,如果能及时发现,将导丝或导管抽回,并在输尿管镜下放回到正确的输尿管腔内,对病人无任何危害。
输尿管穿孔文献报告输尿管穿孔发生率2%~17%,平均4.4%。随着输尿管镜操作技术的熟练,输尿管穿孔发生率也在逐渐降低。较小的输尿管穿孔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如穿孔太大或置入内支架管无效,可行经皮肾造瘘或开放手术修补穿孔。
出血输尿管镜取石术后,通常会引流出淡红色尿液,一般在1~3天后转清。原则上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处理。
发热多数表现为低热,部分术前合并尿路感染者,由于术中灌注导致返流性感染,术后可出现高热。
输尿管狭窄其为远期并发症,轻柔的操作和预防损伤和感染是预防输尿管狭窄发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