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A近端V4段重度狭窄支架置植入治疗

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2053.html

作者:*李军凤金恒伟霍晓川刘爱华

缪中荣

单位:医院

*医院

病例简介

张xx,男,53岁

主诉:发作性右侧肢体麻木、头晕1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5-20与人交谈中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麻木不适,持续数分钟缓解,当时无头晕、视物模糊、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等症状,未重视,于5-21再发上述症状,医院就诊,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考虑TIA。弓上CTA示:右侧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横突孔段远端未显影,考虑闭塞可能。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于5-27活动后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不适,持续数分钟症状改善,头颅MRI示双侧小脑梗死,为求诊治,随到我院就诊,门诊以“椎动脉狭窄”收住我科。

既往史:高血压病4年,血压最高达/mmHg,口服拜新同降压治疗,血压控制理想,停药3年后,监测血压稳定在/80mmHg。3年前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及心律失常”史。

体格检查:左侧BP/81mmHg右侧BP/80mmHg

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阳性定位体征

心电图、胸片:大致正常。

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凝血指标、肝肾功未见异常。

TCD示:RV4流速cm/s,LVA闭塞。

术前影像:

术前诊断:

右侧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

左侧椎动脉闭塞

高血压病

脑梗死恢复期

胃癌切除术后

术前用药

拜阿司匹林mgqd(1月)

氯吡格雷75mgqd(5天)

阿托伐他汀钙20mgqn(1月)

雷贝拉唑胶囊20mgqd(5天)

手术方案:

RV4球扩+支架置入

手术过程简述:

全麻成功后,cm泥鳅导丝携带5FVTK及6FGuiding送至右侧锁骨下动脉远端,在路图引导下,将泥鳅导丝送至右侧椎动脉V2段以远,沿泥鳅导丝将6FGuiding右侧椎动脉

在路图引导下,将微导丝通过右侧椎动脉V4段,导丝头端送至基地动脉远端,沿微导丝送入2.0*10赛诺球囊至狭窄处,对位准确后球囊逐步加压至6atm,持续5秒,抽瘪球囊,椎动脉造影狭窄改善不满意。

撤出球囊,沿微导丝送入APOLLO3.5*13支架至狭窄处,对位准确后球囊逐渐加压至8atm,持续5秒,可见支架顺利打开,贴壁良好,术后右侧椎动脉造影。

讨论思考:

该例是累及PICA的椎动脉V4段狭窄病例,尽管是局限性狭窄,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PICA闭塞的临床表现?PICA闭塞的典型症状-延髓背外侧综合症!

吞咽困难,软腭无力(疑核)

面部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髓束);

眩晕、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

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

Horner征(脑干网状结构交感神经);

对侧---痛温觉障碍(脊髓丘脑侧束)。

与同侧面部感觉障碍构成交叉性感觉障碍。

2、常见的闭塞原因?

支架金属丝堵住动脉开口

斑块挤压后移位堵住动脉开口

微导丝头端进入动脉导致动脉痉挛

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

支架置入术后在内膜修复过程中导致动脉闭塞。

3、该病例PICA近段狭窄,怎样避免损伤PICA?

术前应认真判读影像治疗,特别是DSA,如果累及分支动脉,可以尝试双导丝保护技术。

导丝穿过病变的时候导丝头端尽量不要进入穿支动脉,以免导丝引起穿支动脉痉挛。

穿支动脉闭塞一般很难预防,使用小球囊扩张或直径较小的支架又可能会预防,但没有足够的证据且风险很大。

4、该例患者能否可闭塞PICA?

患者左侧椎动脉闭塞,无左侧PICA。后交通未见开放,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等血管未见侧支代偿,所以该患者的PICA较为重要,应该避免急性闭塞。

该病例判定分支闭塞风险及可能性尤为重要,容易闭塞的分支多数在斑块主体内发出,斑块累计分支的开口处,或分支本身起始处有严重的狭窄。本病例斑块位于PICA近端,PICA起始端没有明显的狭窄,因此急性闭塞的风险较小。

《作者简介》

霍晓川,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神经介入中心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外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秘书长、国家“十三五”项目骨干,参与执笔多个专家共识指南、发表SCI论文20篇与中文核心15篇、参与著译书5部,熟练掌握出血性脑血管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整理:王璐瑶神经介入硕士)

《术者简介》

刘爱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中心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中心PI、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中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人物、中国青科协生物医药副秘书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外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与脑血管畸形等脑部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相关研究获奖6项,先后承担国自然、科技部等12项,发表学术论文篇(Stroke等SCI论文61篇),获得专利4项,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4名,主编主译脑血管病专著2部。

欢迎感兴趣阅读天坛介入笔记的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jbjj/9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