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医疗检查手段的提高,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庞大。脑卒中,俗称“中风”,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目前导致我国人口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它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脑动脉的狭窄。
今天,医院神经内科一区副主任兼卒中颅脑外科副主任牛鹏给我们讲解关于脑动脉狭窄的八大问题!
1
什么是脑动脉狭窄
脑动脉是供给脑部血流的动脉总称,包括颅内动脉,也包括颅外供给颅内血流的动脉。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血管变窄、变细统称为脑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管腔变窄。
2
脑动脉狭窄的后果
脑动脉狭窄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脑动脉的管腔狭窄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到狭窄远端脑血流的供应,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引起狭窄的斑块不稳定、部分斑块脱落下来,可以顺着血流到达远端血管,阻塞血管。斑块破裂还会在局部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引起卒中发作。
3
脑动脉硬化是怎么形成的
其中90%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控制不好及长期吸烟等都是导致脑动脉狭窄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动脉炎、高同型半胱氨酸、烟雾病、外伤等等。
4
脑动脉狭窄的症状
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作脑血管超声时发现脑动脉狭窄。多数患者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头晕、头胀、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无力、记忆减退、视物模糊、乏力等等。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
5
如何发现脑动脉狭窄
临床常用脑血管听诊的方法,听到杂音时提示有狭窄,但如果狭窄很严重,杂音会变小甚至消失。血管闭塞后杂音也消失。另外,听到杂音也不一定就是脑动脉狭窄,要做进一步检查来确定。除此之外,一侧颈动脉、桡动脉搏动减弱、双侧血压明显不同都提示可能存在颈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6
脑动脉狭窄需要做哪些检查
超声是最好的筛选脑动脉狭窄的方法,分为颅内和颅外两种超声检查。经颅多谱勒超声(TCD)又称“脑血流图”,用来检查颅内脑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因为TCD的频率低,可以穿透颅骨,所以叫做“经颅超声”。彩色双功能超声检查(TCCD)又称为“彩超”,可以检查颈部的动脉有无狭窄,颈部的动脉是向脑内供血的,也是脑动脉的一部分。
彩超非常直观,可以观察到颈动脉血管壁内膜有无增厚、有无斑块、斑块表面有无溃疡以及狭窄的程度。
超声检查的优点是对人体没有损伤、价格低。发现狭窄后还可以在治疗后定期复查从而观察治疗效果。需要检查的人群包括:查体可听到血管杂音的患者;已经发生TIA和脑梗死的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正常人体检。经超声筛选出的患者可以作进一步的检查,如:核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可清晰、直观地显示出脑血管,比TCD定位准确,但价格较高。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所有血管检查中最准确的,称为血管检查的“金标准”。但需要往血管里插管、打造影剂、需要专用设备和检查人员,价格也较高。
7
发现脑动脉狭窄怎么办
发现脑动脉狭窄就需要进一步检查导致狭窄的原因,也就是“危险因素”。这是为了有针对性的治疗,以防止发生脑梗死。
危险因素的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等。如果不是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还要做其他检查,例如炎症及免疫指标等等。
8
脑动脉狭窄如何治理
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首先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平衡。还要针对每个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包括调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降低高纤维蛋白原、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此外要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如果脑动脉狭窄程度严重并且还有伴随的症状,就要考虑用介入或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是在狭窄部位放置支架。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各种搭桥手术。
专家介绍牛鹏副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内科一区副主任兼卒中颅脑外科副主任,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广东省传统医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肌肉病委员会委员,曾在医院、广州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系统学习了神经病学及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诊治眩晕、头痛、帕金森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痴呆、脑炎及神经电生理的临床应用等,主持市级科研3项,参与省级科研1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
供稿/牛鹏编辑/严静审稿/邱宇星责编/林茂儒觉得不错就给我个"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