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AngioplastyandStenting,CAS)以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文献显示,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外科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预防脑缺血性卒中的最有效方法。在最近召开的相关学术会议上,来自医院血管外科的符伟国教授以“颈动脉狭窄的外科干预”为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演讲。
颈动脉的外科治疗分为几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人们主要利用CEA和药物对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治疗;到90年代,人们开始利用CEA和药物对无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目前,CEA和CAS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颈动脉狭窄。
年AHA指南中规定CEA手术适应证:
?有神经系统症状性患者(6个月以内)
无创检查证实狭窄程度>70%(LOE:A)或血管造影证实狭窄程度>50%(LOE:B)
预期寿命大于5年,且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率<6%。
?无神经系统症状患者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为70%-99%
年龄为40-75岁
预期寿命大于5年,且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率<3%(LOE:A)
CEA手术的相对禁忌症:
?狭窄<50%的患者(LOE:A)
NASCET:狭窄<50%,术后5年ARR3.8%(P=0.16)
汇总分析:30-49%的症状性狭窄,CEA手术无益
狭窄<30%,CEA甚至有害(卒中风险绝对值增加了2.2%)
?颈动脉完全闭塞者(LOE:C)
接近闭塞者术后2年ARR5.6%,5年ARR仅为-1.7%
?脑梗引起严重残疾,未能保留有用功能(LOE:C)
一系列的临床研究证实,CAS与CEA确实存在差异,但长期随访终点结果显示,CAS与CEA差别不大。CREST研究的10年随访结果显示,在主要复合终点上,死亡、脑卒中、30天内心梗以及10年继发同侧脑卒中事件上,CAS与CEA无显著差异(11.8%vs.9.9%,P=0.51)。此外,在术后同侧脑卒中(6.9%vs.5.6%)和再狭窄或血运重建率(12.2%vs.9.7%)上,CAS与CEA也无统计学差异。CREST10年随访的亚组分析显示,CAS与CEA的长期疗效无差异,但高龄患者倾向于CEA。
由此,年AHA指南中对症状性患者的CAS适应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无创影像学检查≥70%或血管造影检查≥50%
?腔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风险中等或较轻
?预期围手术期脑卒中或死亡发生率≤6%
符伟国教授强调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