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人还很年轻,身体却早早衰老了。在很多人眼中,血管疾病是种“老年病”,但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你的血管可能早已伤痕累累。
血管堵没堵,摸5处就知道
1摸手腕把手指轻轻搭在手腕靠近大拇指一侧,感受自己的脉搏。正常的脉搏与心率一致,每分钟60~次,且间隔规律。若脉搏跳动不规律,可提示房颤、血管狭窄等疾病。
2摸肚子用皮尺在脐上0.5~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水平绕一周。中国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被认为是腹围超标。
肥胖会增加全身各个脏器,尤其是血管的负担,增加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胖不胖,不光看体重,还要看腰围,腰围是心脑血管疾病更敏感的预测指标。
3摸腿部按压自己的腿部,如果发现一侧比另一侧粗,一按一个坑,或者双腿发沉、发胀,可能是水肿了。下肢水肿是由于血液回流不畅或体液淤积在下肢导致的。
没有明显诱因的一侧或双侧下肢水肿,可能反映严重的疾病,如心功能不全、静脉曲张、肝肾疾病等。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就医。
4摸脚背如果一个人的足背动脉搏动发生了变化,那有可能预示着动脉出现了问题。如果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且左右不对称,原因通常就是下肢动脉硬化。如果双脚的足背动脉都越来越弱,还要警惕髂总动脉等位置相对更高的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
5摸脖子男性脖子正中的喉结(女性为相应位置的软骨突起)两侧是颈动脉,把四指轻轻搭在一侧,感受颈动脉的搏动。然后再换到另一侧,判断两侧搏动是否强弱一致,如果一侧搏动减弱甚至消失,可能是颈动脉狭窄的表现。
6招养出好血管
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虽然血管的老化我们无法抗拒,但良好的生活方式却可以减缓其老化进程。生活中,尤其要注意以下6个方面。
1
饮食要讲究
高油、高盐、高糖等“重口味”炮制出来的饮食,会使血液变得黏稠,加重血流的负担。
一定要注意膳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少油腻;
多蒸煮,少油炸;
还可多吃一些堪称“血液清道夫”类的食物,比如洋葱、红薯、燕麦、山楂等。
2
戒烟限酒
烟酒是血管的克星,研究发现,吸烟酗酒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因此,远离烟酒是保证血管健康的关键,还要注意远离二手烟。
3
不熬夜
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建议大家一定要规律作息,每晚11点前睡觉。
4
坚持运动
运动能增强心功能,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还能把血液中的“坏”物质代谢掉。健步走、慢跑、爬山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5
心情愉悦
研究发现,笑可以释放压力,保护血管内皮,让血液循环更顺畅。心情放松时人的血压也相对稳定。生活中应尽可能保持乐观、豁达、开朗的心态。
6
定期体检
养成定期体检的健康习惯,自身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旦数据有异常,须及时咨询专家,积极干预和治疗,将危险降到最低。
▲
来源:生命时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