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李方芳通讯员卢国军)人身生病,病有多种,诸症之中,痛为要症。关节疼痛在临床上最为多见,可分为12大类:
一是软组织性疼痛,如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等;
二是骨关节损伤,如骨折或骨关节退行性变等;
三是结缔组织性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四是代谢性骨关节病,如痛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
五是血清阴性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等;
六是感染性关节炎,如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等;
七是内分泌性骨关节病,如肢端肥大症关节病、甲亢源性关节病等;
八是血管炎,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红斑等;
九退行性骨关节病,如骨性关节炎、髌骨软化症等;
十是特殊类型骨性关节病,如血友病性关节炎、神经病性关节病、药物性关节病等;
十一是边缘性风湿病,如肩关节周围炎、狭窄性腱鞘炎、肋软骨炎等;
十二是其他,如缺血性坏死、过敏性紫癜、骶髂关节炎等。
治疗疾病的5大原则:一是简单化原则:无论治疗什么疾病,凡能用简单方法解决问题的,就绝对不用复杂的方法;二是有效性原则:选择疾病治疗方法,最重要的依据是疗效;三是代价原则: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要同时考虑治疗的代价,即治疗本身对病人的影响;四是经济学原则:既能治好病,又要少花钱;五是前瞻性原则:医者不能只治疗患者的当下,还要考虑患者的未来,任何只顾眼前不顾未来的治疗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一定要考虑到本身对患者未来健康的影响以及对后续进一步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之,对于疾病的治疗,西医提倡急者治其标(对症治疗),缓者治其本(对因治疗)和标本兼治(既对症又对因);中医则提倡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