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吧!物流
在今年的深秋,“云丰杯”首届全国逆向物流设计大赛在我校举办决赛,全国多支队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入围的30支队高校代表同场竞技,最终我校“逆向吧!物流”队摘得全国特等奖奖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吧。
采访对象简介
陶世鹏
15物管A2班长,校物流协会会长。“兴业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际市场营销设计大赛二等奖,多次参加校内外志愿者服务获“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周正翔
16物管A1,经管学院文艺部部长、物流协会学研部部长、校新闻媒体中心宣传部干事。曾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年度校奖学金,获校“优秀学生”“优秀班导生”等荣誉称号。
我有一份gift
想给未来
自
己
他们在大学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同时加入了物流协会这个分享物流和逆向物流等相关知识,提供交流、分享、学习、研究物流专业的平台。他们坚信只要热爱,就定不会被辜负。
每个日夜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定理都做到吃透、嚼烂,并对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物流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他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物流在跨境电商业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针对“逆向物流”这一名词,他们也给出了一个形象生动的例子。“10月底有一个全国重点城市高校电子产品绿色回收活动在东桥头举办,这就是在身边存在的逆向物流。”
有未来,感谢有恒心、不放弃的自己。
团队
队
那些天
你的后背,我的努力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这次“云丰杯“比赛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提及团队,陶志鹏打开了话匣子:“我认为团队最重要的就是凝聚力,虽然有过分歧和争吵,但我们有共同的目标,这使得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克服难关,高效率,严要求,保证质量,拿出成果。”
比赛准备期间,当他们第一次全面整合各自负责的模块时,发现体系没有线索主干,也没有突出重点,五个人五个想法,无法糅合。而后他们一对一沟通,列出分歧,相互联系,整合取优。其中,他们完成了一种逆向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鱼尾模式。鱼尾的谐音是“余”,而尾货就是那些待处理的货物。在生活中,很少有人吃鱼尾,但它却又有自己的价值和营养。他们期待通过这种商业模式,引起人们去注意产业链当中的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抓住其中的增值点和利润点。
他们也由衷感慨团队成员的重要性。三位学姐在答辩时冷静机敏,面对评委尖锐的提问仍能镇定自若,条理分明。“我十分荣幸能和他们一起战斗,将自己的后背交给队友,可靠,安心。”
星夜守护
只为撞击年轻的花火
老
师
对于指导老师林慧丹老师,队员们表示由衷地感谢。无论是通宵修改方案、团队答辩、还是后勤工作,林老师都陪着团队一起通宵、努力,事无巨细必躬亲。
或许每一位老师的辛苦付出都是为了学生更好成长,她的初衷不是荣誉,学生优秀,才是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有年轻的思维,年轻的勇气,年轻的活力,携着这份诲人不倦的育人之情,让他们牢记,心怀崇敬与感恩,迸发出创新的花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物流协会
编辑:姚瑶
校审:邓露明褚鑫鑫张炜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