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会
深圳厦门年11月5日,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第八届指南与实践:心血管疑难危重病例研讨会(GAP-CCBC)、第七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CSCSF)、第一届深圳国际心血管病介入论坛(SZCIS)会议上,大会实时转播了来自厦门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导管室的十多台高难度的心血管介入手术。术者精湛技艺和临床应变能力令人折服,获得了现场主席和与会者的一致肯定与好评。对此,《门诊》杂志记者特赴厦门,现场采访了手术转播领衔专家、本次大会主席王焱教授,分享此次会议的亮点和海峡会的平台价值,同时选取精彩病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报道,希望可以将手术演示的菁华传递给广大介入医师。
医师专访INTERVIEW
﹀
﹀
﹀
《门诊》
第七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暨第八届厦门国际心血管病介入论坛(简称海峡会)已经顺利召开,作为大会执行主席,请介绍一下本次大会在深圳召开的原因是什么?今年的海峡会有哪些亮点?
王焱教授
海峡会创办初期,主要集中在台湾与福建两地区介入医师的交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两岸四地乃至世界各地华裔心血管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今年在深圳举行,其目的是希望能更多香港医师参与到海峡会中。本次会议中,我院主要负责冠心病研讨专场、护理研讨专场及手术实时转播。本次会议上我院同步转播了十多例复杂的心血管介入病例,包括复杂的左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弥漫性病变等。通常,这类复杂病变预后较差,因此希望通过开展介入手术转播演示,使更多临床医师有所领悟,提高技能,为更广大的患者带去确切的益处。
《门诊》
本次海峡会手术转播主要针对复杂病变,复杂冠脉病变属于解剖学因素中的高危冠脉病变以及部分中危冠脉病变。就您多年临床经验而言,应如何预防复杂病变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在培养介入人才方面需要着重注意什么?
王焱教授
成功开展复杂病变手术离不开合适的手术器械和精确的手术操作技巧,因此,培养介入人才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医师的培养工作,在介入领域,我院也率先参与了霍勇教授和葛均波院士提出的规范化培训,并走在其他学科之前。丰富的介入治疗经验对于系统分析、诊断患者病情,制定合理治疗策略以及减少患者并发症非常关键,因此,开展卓有成效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对于正在接受培训的临床介入医师,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病变复杂程度等因素,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手术及能否为患者带来益处。同时,介入医师还需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磨练,及时更新知识和观点,将临床工作中得到的体会和经验应用于实践。
《门诊》
海峡会与国内和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均建立长期协作关系,经过多年的发展,您认为海峡会为当地心血管诊疗做出了哪些贡献?
王焱教授
近年来,海峡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海峡两岸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多。内地心脏介入技术和手术治疗策略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规范化程度、团队合作、体系建设以及患者的综合管理方面与新加坡和台湾、香港等国家与地区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进行医疗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持续与两岸四地的先进中心和专家进行切磋,共同提高介入技术水平,规范临床诊疗流程和患者管理。
王焱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胸痛中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手术转播
◆◆精彩回顾CASE1:经皮左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脑动脉严重堵塞病变1例
病史资料(男,76岁)主诉:反复头晕、晕厥3年。
ASCVD危险因素:高血压病10余年,高脂血症。
冠脉+脑血管造影:右冠优势型;左主干远段40%狭窄;左前降支近段钙化并弥漫长病变,最重狭窄80%,中段轻度心肌桥;回旋支开口70%狭窄,中段60%狭窄,远段90%狭窄;右冠近段30%狭窄,中段40%狭窄,远段40%狭窄。左椎动脉开口50%狭窄;左颈内动脉开口95%狭窄;右椎动脉正常;右颈内动脉近段30%狭窄;左右椎动脉及左右颈内动脉颅内段均正常。
PCI史:年9月8日行PCItoLM-LAD、LCX。
术前评估:年11月3日头颅CT:老年性脑改变,双侧基底节及侧脑室旁散在腔隙灶。NIHSS评分0。
治疗策略:排除心原性因素等其他原因引起头晕、晕厥,充分沟通及告知手术相关风险,获得家属知情同意,拟行经皮左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手术过程常规消毒铺巾,取右股动脉径路穿刺成功,放置8F动脉鞘;术中示:左颈内动脉近端99%狭窄。
放置在6FJR3.5造影导管指引下,将8FMPA导引导管到位,以Pilot50钢丝通过左颈内动脉病变处至远端,并以MINITrek2.0×20mm球囊预扩张,再将Angioguard(6mm)放置至左颈内动脉颅外段保护,并再予球囊Aviator5.0×20mm预扩张病变处。
最后于左颈内动脉近段植入Precise6.0×30mm支架一枚,复查造影左颈内动脉前向血流通畅,支架处残余狭窄为0。
术中术后患者无不适,神志清楚,四肢感觉、运动正常,安返CCU病房。术后NIHSS评分0。
CASE2:经皮室壁瘤降落伞封堵术治疗高危心衰患者1例
病史资料(男,44岁)主诉:2年前突发急性广泛前壁心梗,虽已行急诊血运重建并且术后规律用药,充分抗重构及心衰药物治疗下,仍多次因出现气促、下肢浮肿等心衰而住院治疗。
危险因素:糖尿病4年余;既往阵发性房颤。
PCI史:2年前LAD近段植入1枚支架。
ECHO:年6月左室前壁、室间隔各中段以下及心尖部运动减弱,LVD56mm,EF44%;年4月左室前壁、前间隔中段以下及左室心尖部心肌变薄、运动减弱,LVD65mm,EF30%;年3月左室前壁、室间隔、下壁及心尖部运动明显减弱,左室心尖部圆隆膨出、局部矛盾运动,LVD68mm,EF35%;年10月左室璧运动幅度普遍减低,以前间隔及左室心尖部为主,LVD70mm,EF30%。
治疗策略:拟行经导管左室分区术。
手术过程手术准备:患者平卧导管床,常规消毒铺巾后,穿刺右侧桡动脉,经动脉注入肝素单位。以TIG导管行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正常,左前降支近段支架通畅,未见再狭窄,LAD远段70%~80%狭窄,回旋支中段80%狭窄,右冠动脉近段30%狭窄,中段60%~70%狭窄,远段70%~80%狭窄,可见局部夹层样改变。左室造影提示前壁运动明显减弱,心尖部前壁室壁瘤形成。
全麻,穿刺颈内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左侧股总动脉放置6F动脉鞘,通过左侧股动脉放置6FJR4.0导管至左侧髂动脉并在造影下穿刺右侧股总动脉,预埋两支proglide缝合器至右侧股总动脉,随后交换为10F动脉鞘。经动脉注入肝素单位,通过6FJR4.0交换为superstiff钢丝至升主动脉,沿超硬钢丝植入支撑下放置16F动脉鞘至胸腹主动脉交界处备用。
经左侧股动脉放置6F猪尾导管至左室,测压并行左室造影。经右侧股动脉鞘通过J型钢丝指引猪尾造影导管至左室,交换为2.6msuperstiff钢丝,沿superstiff钢丝1.25m的MPA支撑下顺利推送输送导管至左室。
体外装配好降落伞装置,充分排气后推送降落伞装置到位,通过左室造影及经胸超声反复验证位置后成功释放降落伞(parachute95mm-short)装置到位,行左室造影及心脏超声验证降落伞位置良好。
缝合右侧股动脉并经过左侧行右侧股动脉造影证实无出血及狭窄,再以progilde缝合左侧股动脉,结束手术。返回CCU继续密切观察。
CASE3: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双侧肾动脉重度狭窄1例
病史资料(男,74岁)主诉:高血压病10年余,联合降压治疗下平素SBP波动于~mmHg;慢性肾功能不全(CKD3期),肌酐(CREA)波动于~μmol/L。
双肾动脉造影:右肾动脉90%狭窄,左肾动脉80%狭窄。
介入治疗史:年10月14日行右颈内动脉支架术。
一般检查:年11月4日尿常规正常;肾功:尿素氮6.65mmol/L,肌酐.7μmol/l。
治疗策略:慢性肾功能不全(CKD3期)、联合降压治疗效果欠佳、双侧肾动脉严重狭窄,为肾动脉介入治疗Ⅱa类适应证,拟行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
手术过程常规消毒铺巾,取右股动脉径路穿刺成功,放置7F动脉鞘。术前双肾动脉造影示:左肾动脉80%~90%狭窄,右肾动脉90%狭窄。
放置RDC指引导管不能到位肾动脉开口,改为放置7FJR4.0指引导管到位右肾动脉开口,以BMW钢丝通过右肾动脉病变处放至血管远端,随后以Ryujin4.0×20mm球囊行预扩张,并以Pilot50钢丝放至右肾动脉血管远端加强支撑,再于右肾脉近段至开口植入Blue7.0×24mm支架,最后以Aviator6.0×20mm球囊行后扩张支架;复查造影示左肾动脉前向血流通畅,支架处残余狭窄为0。
再放置7FJR4.0指引导管到位左肾动脉开口,以BMW钢丝通过左肾动脉病变处放至血管远端,随后以Ryujin4.0×20mm球囊行预扩张,再于左肾脉近段至开口植入Blue7.0×24mm支架,最后以Aviator6.0×20mm球囊行后扩张支架;复查造影示左肾动脉前向血流通畅,支架处残余狭窄为0。
END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门诊》杂志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