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正走着路,突然开始腿疼,得歇歇才能继续走,再走走又开始疼。
走走停停就好像跛足间歇性发作,十分难受。
其实,这是下肢动脉在“亮红灯”,告诉大家出现问题啦。
57岁的屈先生有这种感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不但疼,还总是出现无力感。自己并没当回事,以为是抽筋扭伤什么的,直到11月8日早上睡起来,发现自己的右腿已经毫无知觉,皮肤呈花斑状,不懂医的屈先生也明白这下是真“马达”了。家属急忙拨打,医院急诊科。
急诊行B超显示屈先生的右腿血管出现闭塞,血管造影明确为右髂总动脉闭塞,右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虽经介入血管科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开通了大腿以上的髂总动脉,股浅动脉,但是因为下肢缺血时间太长,小腿以下肌肉神经坏死不可逆,最终从大腿下1/3处截肢。
结合屈先生的生活史和病史,介入血管科郭卫平主任说:“患者拥有30多年的吸烟史,由于长期吸烟导致动脉硬化引发闭塞,再加上就医意识淡薄,拖延病情,最终导致不可逆的结果。如果早点做个超声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就不会出现需要截肢的情况发生。人们往往觉得吸烟对肺伤害最大,但却忽略了更为致命的血管问题。”
我们见过流血,也感到过疼痛。可对血管的感知却寥寥无几。血管,它无处不在。除了负责生命的流动以外,人们对她所知甚少。然而,一旦发生问题,却也是最难解决。
什么是血管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及血流的异常改变。引起血管病的常见原因有动脉硬化、炎症反应、发育不良、先天畸形等。
怎么知道得了血管病?1、突然出现“黑蒙”(短暂性视力障碍)、“TIA”(短暂性意识障碍)、“突发性耳聋”等“小中风”症状时,要警惕“脑中风”的发生——很可能是颈动脉狭窄,引起大脑缺氧、梗塞;
2、反复出现头晕、走路不稳等——检查椎动脉,是否得了椎动脉狭窄;
3、有心脏病房颤或室壁瘤的病人,突然出现肢体凉、麻、疼、苍白、缺血,或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很可能出现了急性肢体或内脏动脉栓塞;
4、颈部、腹部、四肢摸到跳动性肿块——可能是动脉瘤;
5、突发胸背、腰背部剧痛,伴高血压病——可能是胸腹主动脉夹层(要立即入院抢救);
6、50岁以上或有糖尿病的人,逐渐出现步行距离缩短,短距离步行后即出现臀部、大腿及小腿酸困、抽筋、疼痛等不适,伴凉、麻、苍白、肢体脉弱或无脉——很可能是主动脉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7、长期卧床、手术后或不明原因出现一侧或两侧小腿部疼痛、肿胀——要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
8、小腿出现蚯蚓状迂曲怒张的静脉,伴皮肤发黑、瘙痒、溃烂等——可能得了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性溃疡,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老烂腿”,要尽早手术治疗;
9、单侧下肢肿胀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医院介入科温馨提示: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天冷保暖,戒烟少酒勤运动。如有上述状况,医院进行检查就诊,切勿拖延!
医院介入血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