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为什么会截肢该如何预防

点击蓝色文字   刚刚过去的春节,在多数人的记忆里是温馨和美好的。然而对社区患糖尿病30余年的刘奶奶,春节却很难捱。节前因洗脚水过热,造成足部溃疡,至今未愈合。目前,我国每年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不在少数,该病也极大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医院代谢病中心袁群教授曾多次强调,糖尿病足预防重于治疗,早期干预显著降低截肢率。为此,我们特邀袁教授组稿,分两期介绍糖尿病高危足的早期识别和治疗策略。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65岁,既往糖尿病史10余年,1个月前突然发生左脚小趾红肿、疼痛,患者自认为是“上火”,在药店购买消炎止痛膏治疗。之后,肿胀症状无缓解,反而局部皮肤颜色加深,并向其他脚趾、脚背、小腿延伸。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引起足部病变。患者遵医行为较差,入院治疗1周后坚决要求出院治疗,导致病情恶化,膝关节以下部位由红肿变为紫绀进而坏死。

  为了保全患者的性命,医生不得以实施了左下肢高位截肢手术。

  病例点评

  这是一个典型的糖尿病足没有及时治疗而导致截肢,留下终生残疾的病例。从糖尿病到截肢,看似为不可能的结果,但正因为二者之间有“糖尿病高危足”相连,最终患者接受下肢高位截肢手术。

  如果全科医生能够在早期识别并进行有效干预,就可以事半功倍地预防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足的定义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正逐渐成为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糖尿病足是疾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与下肢远端神经功能异常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

  值得强调的是,并非没有破溃的足就不是糖尿病足,只要存在周围动脉病变和神经病变,就可称为糖尿病高危足。

  糖尿病足:预防重于治疗

图老师   美国著名糖尿病专家埃利奥特·乔斯林(ElliottJoslin)在70年前曾写下这样的话,糖尿病足病坏疽不是上帝带来的,而是由于人类本身,这些话在今天仍然正确,对于多数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是可以预防的。

  致病因素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病理基础的两大原因——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在早期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根据血管病变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包括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及有效的保护足部,就可以事半功倍地预防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和发展。

  易忽视早期干预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很重视糖尿病患者足部破溃的治疗,易忽视糖尿病高危足的早期干预,最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患者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足部溃疡及截肢使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此类患者的再次截肢率和死亡率较高,5年死亡率达7%。

  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首位病因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双手损伤和感染几率远高于足部,而糖尿病患者截肢几乎均发生在下肢而非上肢,其重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上肢血液循环良好,而下肢动脉容易发生严重闭塞。外周动脉疾病(PAD)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首位原因,也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典型症状糖尿病合并PAD不仅表现为髂动脉、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更常见动脉、胫前、胫后动脉等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其临床表现为下肢发凉、乏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坏疽。糖尿病患者PAD患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0倍,8%的患者在诊断糖尿病时已存在PAD,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多,0年后患病率达45%。

  早期干预措施对轻症糖尿病PAD患者,即方丹(Fontaine)分级1~级的稳定性跛行患者,应以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为主,可用口服或静脉点滴的血管扩张药物,如西洛他唑或前列地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跛行距离,改善生活质量。对重症患者,即Fontaine分级3~4级,有严重静息痛、溃疡甚至坏疽的患者,应当及时采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重建肢体血运。更为重要的是从源头控制可导致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的各种因素,如血糖、血压和血脂紊乱,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图老师   周围神经病变:增加足损伤风险

图老师   约0%~50%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神经病变,也称糖尿病下肢神经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患者感觉下肢麻木或像“死肉”感觉,查体发现患者疼痛和温度感觉减退或消失。

  糖尿病下肢神经疾病患者的危险性在于,尽管神经病变不引起溃疡,但由于患者足部痛觉和温度觉减退或消失,导致患者在无知觉下发生足部损伤。例如,对于足部感觉减退患者,穿狭小的鞋子可引起足部皮肤撕裂和溃疡并导致感染;对于足部知觉减退患者,如果用过热的水洗脚,可引起足部烫伤;对于没有知觉而赤足走路的患者,嵌甲可引起无痛性溃疡;对于步态改变患者,行走时足部压力增加可致溃疡形成。

糖尿病足截肢手术治疗注意点

糖尿病足的出现是很容易就能够出现截肢的,糖尿病的出现患者是要对这种病采取一些好的治疗的办法,对这种病选择一些好的治疗是很重要的问题,那么,糖尿病足截肢手术治疗注意哪些?下面让专家来给我们解答一下。

目前治疗糖尿病足一般采取搭桥、截肢等临床治疗方法。而糖尿病足的问题中,主要的后果是足溃疡和截肢。

已有证实,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地区,截肢率有很大的差别。在所有的非外伤性下肢低位截肢中,有40%-60%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完成的。

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大多数年岁已高,手术创伤面大,伤口很难愈合,很容易感染和复发,而且患者截肢后,两年内死亡率为51%,内对侧肢体截肢率大于50%,5年内死亡率大于80%,因此手术治疗糖尿病足风险高。

专家建议患者,对糖尿病足要以预防为主,万一要进行手术治疗也要小心谨慎,尽量不要进行截肢。

温馨提醒:上面就是专家对糖尿病足的治疗的解答,糖尿病足患者的要及时的对这种病注意选择好的治疗的办法,同时要注意合理的治疗,祝你早日康复。

糖尿病足截肢: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截肢教训,悔不当初

  小吴自从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医生就建议他戒烟,并用胰岛素治疗。小吴听人说这胰岛素打不得,一打就上瘾,甩也甩不掉,而且胰岛素用量会越打越大。因此他坚决不肯打,医生怎么分析利弊劝说也没有用,只好给他用口服降糖药。一年来,小吴的空腹血糖始终降不下来。每次来门诊配药,医生都劝他用胰岛素,他就是不肯。3个月前,小吴右足因抓痒挖破一个小口,他没当回事,可是后来伤口急剧加重,右足迅速溃烂,发黑发臭,医生为保全他的生命,只能将其右下肢截去,同时用胰岛素治疗,才使他得以转危为安。事到如今,小吴才悔不当初:如果早点注射胰岛素控制好血糖,注意足部的保护,对小破损正确处理就不至于沦落到残疾的地步了。

  截肢厄运,青睐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严重时可发生溃疡、坏疽,甚至需要截肢。据国外统计,5%~10%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病,1%糖尿病患者要截肢,在非创伤而截肢的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占了50%。为何足部病变甚至截肢多在糖尿病患者中出现?其实,这是糖尿病造成的特殊病理环境所引发的奇特病变。

  患者穿鞋及足部修剪不当致伤、自发性溃疡、水疱破裂、烫伤、足癣为糖尿病足的常见诱发因素。糖尿病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糖尿病的末梢神经病变,使足部失去感觉,觉不出冷、热或疼痛。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痛,例如鞋里有颗小石子,因觉察不到而继续受它的伤害。此外神经病变使出汗减少,足部有鳞屑而容易干裂。二是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局部血液循环差,这样有了伤患因得不到足够血氧而很难愈合。三是在上述基础上发生感染。

  足部保护,时刻做好

  怎样才能防治糖尿病足呢?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使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是预防的关键。

  糖尿病足整体预防包括以下几点:①饮食控制。忌食甜食,少食或不食煎炸食品,多食新鲜蔬菜,增加粗粮的摄入,提高膳食纤维的含量,例如适当多吃玉米、小米、燕麦片、全麦粉、苦荞麦以及豆粉类食物等。②适量运动。应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循序渐(   糖尿病患者足部防护与保健至关重要:宜穿宽松、柔软、舒适的鞋袜,防止磨破足部;注意保持足(趾)清洁,每日用温水洗脚,避免烫伤;秋冬季注意足部保温,避免冻伤;保持清洁干燥,予以适当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休息,患者应坚持做下肢肌肉的静力收缩练习,并经常变换体位,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早期发现,专家诊治刻不容缓

  糖尿病截肢的原因都是因为发现太晚或就诊太迟,导致病足坏死、发黑、发臭。患者必须每天检查下肢血供,特别是足背动脉搏动,检查皮肤温度改变。温度下降提示下肢动脉有阻塞,去专科进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血管狭窄的部位、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减少的情况。特别是要早期发现微小破损与足伤,一旦发现要找专家诊治,切不可自行处置,否则小吴的厄运可能重演。

  糖尿病患者只要掌握糖尿病足的知识,在医生指导下对足部进行预见性护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尽早消除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做到及早诊治,减少或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就能显著减少截肢率。

糖尿病足出现坏疽一定要截肢吗?

74岁的李伯患糖尿病10年了,一次他不小心擦伤左脚拇趾皮肤,由于不痛不痒,李伯并没在意。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伤口开始化脓溃疡,并且发黑,发出腐臭气味。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足坏疽,建议截肢。听闻要截肢,李伯痛不欲生,这个消息带给他的痛苦甚至远甚于当年获悉自己被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足出现坏疽一定要截肢吗?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季兵介绍,以往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坏疽,只能选择截肢,现在随着三氧治疗技术的发展,糖尿病足坏疽不用截肢也可以治好了。不过日常的自我护理仍非常重要。

每30秒就有一糖尿病人失去腿

糖尿病人为何脚部易溃烂?季兵解释,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可引起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以及毛细血管微循环障碍,导致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变差。同时,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过高致伤口修复能力很差,一旦发生皮肤破损,容易发生感染、溃疡和流脓,一直烂到骨头就需要截肢。有的人截肢后留下的残端会继续出现新的伤口,烂下去还要再截一段肢体。

研究表明,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足部溃疡,其中10%~14.5%的患者会因此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5倍。全球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而失去一条腿。

三氧疗法可改善糖尿病足血流

据介绍,糖尿病足坏疽一旦进展到需要截肢的地步,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死亡率大幅上升。如何保住糖尿病足患者的腿呢?据了解,对于难治性溃疡,三氧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新热点。三氧俗称臭氧,局部应用具有强杀菌能力,可以清洁创口,促进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全身应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增加血管弹性,减少局部感染发生的概率,同时可以避免截肢。

该院三氧中心主任王伟指出,目前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基于三点:1.积极控制血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3.创面处理:清洁局部创口、控制感染、增加局部氧利用和降低血管通透性tulaoshi.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的双脚感觉不灵敏,为避免小伤口造成大危害,最好每天做双脚检查,一旦发现伤口,医院进行处理。

目前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基于三点

1、积极控制血糖;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创面处理:清洁局部创口、控制感染、增加局部氧利用和降低血管通透性。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的双脚感觉不灵敏,为避免小伤口造成大危害,最好每天做双脚检查,一旦发现伤口,医院进行处理。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足部护理?

专家指出,糖尿病足会在患糖尿病5~10年后逐渐出现,学会足部护理,可减少糖尿病足发生、降低截肢率。

1、学会足部检查,如有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感觉异常、趾甲变形等,要及时就医。

、避免穿过紧、露出脚趾的鞋及高跟鞋,更不能赤脚外出。选择透气性好的袜子和布鞋,并保持干燥、清爽。

3、注意足部卫生,每天用不超过体表温度的温水泡脚,切忌用热水烫脚。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彻底擦干。冬季洗完脚后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器或直接烧火取暖。

4、修剪趾甲时要小心,避免修剪过短以防损伤甲沟皮肤。

5、如果足部有伤口、红肿或化脓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6、戒烟戒酒,否则会减少局部的血流。

7、每日-3次,每次5分钟,抬高双脚、活动脚趾。

8、坚持做腿部非负重运动(如在床上做屈伸腿部的运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9、不要长时间跷二郎腿,否则加大对神经、血管的压力。

糖尿病足不用截肢也能治疗

如果糖尿病足很严重,而且发生肢体坏疽可能就要考虑截肢了。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1、神经性足溃疡的治疗:(1)改变足部异常应力90%的神经性溃疡可通过合理的保守治疗而愈合。处理关键是减轻原发病造成的压力,通过足部压力计了解压力分布,然后利用特殊矫形鞋子或矫形器来改变患者足部压力;()改善神经功能可用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可促进神经细胞核酸及蛋白合成、促进轴索再生髓鞘形成;(3)覆盖敷料敷料可防止伤口进一步受损,减少感染的危险,保持伤口愈合,理想的环境。可选择湿性敷料提高生长速度。

、抗感染治疗:糖尿病足由于组织缺血,抵抗力降低,同时处于高糖状态,极易感染。由于血管不通,药物无法有效运输到感染部位,因此感染常常难以控制,有时甚至出现败血症。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其次是链球菌、肠球菌、杆菌和厌氧菌等,耐药菌中绿脓杆菌较多见。入院后尽早取病灶分泌tulaoshi.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
怎样才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zlff/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