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教育解剖学泌尿系统豪华版讲义

第五章泌尿系统

本节大纲要求:

1.掌握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2.熟悉肾的被膜和肾的固定装置。

3.了解肾段的概念和肾门的体表投影。

4.掌握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各部的位置和在盆部(特别是女性)的主要毗邻。

5.掌握输尿管狭窄的位置及意义。

6.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

7.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粘膜特点。

8.熟悉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

1.简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如何?(常考点)

答:1.泌屎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

(1).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排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

(3).肾产生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1.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2.肾的位置:

(1).肾属于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形似蚕豆,紧贴腹后壁,呈“八字形”排列于脊柱两侧,两肾上端靠近脊柱,两肾下端远离脊柱

注释:两肾长轴不与脊柱平行

(2)肾的形态:肾分上下两端,内侧外两缘,前后两面

肾的上端宽而薄肾的下端窄而厚

肾的前面隆凸肾的后面平坦

肾的外侧缘隆凸肾的内侧缘凹陷

注释:

1.肾门定义:位于肾内侧缘中央凹陷处,是肾动脉,肾静脉,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的门户

2.肾蒂定义: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

3.肾区定义:是指位于腰背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夹角处,称肾区,是肾门的体表投影,当肾脏疾病时,叩击此处有叩击痛

4.肾窦定义:是指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肾窦,为肾动脉,肾静脉,肾小盏,肾大盏,肾盂,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组织等所占据

(3).肾蒂自前向后: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4).肾蒂自上而下: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注释:口诀:镜子前面

(5)左肾高于右肾半个椎体,左肾蒂长于右肾蒂

3.肾的位置:

a.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

左肾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

b.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上缘

右肾下端:平第3腰椎上缘

注释:记忆方法:

注释:由此得出左肾和右肾的高度均为3个椎体,

但是左肾高于右肾半个椎体

c.第12肋与左右肾的关系(图)

注释: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

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d.肾门的体表投影点(肾区):平第1腰椎体,位于腰背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称肾区,当肾脏疾患时,叩击此处,有叩击痛

4.肾的结构(肾的构造):

a.肾皮质→肾柱→肾椎体→肾乳头(经乳头孔)→肾小盏→肾大盏→肾盂

b.肾髓质主要由椎体构成

c.肾实质包括:肾皮质(肾柱),肾髓质(肾椎体,肾乳头,乳头孔)

d.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属于肾窦的结构

E.2-3个肾椎体尖端合成一个肾乳头(肾椎体的数量比肾乳头多)

肾乳头的尖端有小孔称乳头孔(肾乳头数量与乳头孔相等)

2-3个肾乳头尖端朝向肾小盏(肾乳头数量比肾小盏多)

2-3个肾小盏合成1个肾大盏(肾小盏数量比肾大盏多)

2-3个肾大盏合成1个肾盂(肾大盏数量比肾盂多)

5.肾门与肾窦对比:

肾门:肾动脉,肾静脉,神经,淋巴管,肾盂

肾窦:肾动脉,肾静脉,神经,淋巴管,肾盂,肾大盏,肾小盏,脂肪组织

注释:两者均无输尿管

6.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是: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7.肾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是:肾筋膜,脂肪囊,纤维囊

肾脏手术时,剥离层次:

8.维持正常肾的位置(肾的固定装置):

a.肾的三层被膜,b.肾的血管,

c.肾的临近器官,d.腹内压,e.壁腹膜

%1.输尿管,膀胱,尿道考点总结:

1.输尿管形态:是一个肌性器官

2.输尿管在第2腰椎体上缘起自肾盂末端,在膀胱底处开口于膀胱底内部,(位于肾与膀胱之间)

3.输尿管全长分三部:

1.输尿管腹部:

a.走行:在第2腰椎体上缘接肾盂末端,沿腰大肌前面下降,至小骨盆上口处,移行为盆部

b.腹部在腰大肌中点附近:与睾丸血管或卵巢动脉相交叉(此时:睾丸或卵巢血管在前,输尿管在后)

c.腹部在小骨盆上口处与髂血管相交叉:

注释:左侧输尿管与左髂总动脉末端前方相交叉

右侧输尿管与右髂外动脉起始部前方相交叉

2.输尿管盆部:

a.走行:在小骨盆上口处与腹部相接,沿盆腔侧壁下行,在膀胱底外膜处移行为壁内段

b.女性输尿管与子宫动脉相交叉(此时:子宫动脉在前上,输尿管在后下)

注释:小桥流水(水在桥下流)

子宫动脉—小桥输尿管—水

3.输尿管壁内部:

a.走行:从膀胱底外面斜穿膀胱壁至膀胱底内面

4.输尿管全长有三处生理性狭窄:

a.第一处:输尿管起始处(输尿管与肾盂移行处)

b.第二处:输尿管与髂血管相交叉处(跨越小骨盆上口处)

c.第三处:斜穿膀胱壁处

生理意义:三处生理性狭窄是肾结石排出时容易卡顿滞留的部位

注释:

简述输尿管三处生理性狭窄及生理意义?

5.膀胱考点:

(1).是储存尿液的囊状器官

(2).膀胱形状,大小,位置随膀胱有无充盈而异

(3).女性膀胱的容量小于男性,老人膀胱大

(4).膀胱的分部:膀胱尖,膀胱体,膀胱底,膀胱颈

注释:膀胱的最下方是:膀胱颈

(5).由于膀胱襞(除膀胱三角)内面的粘膜与肌层连接疏松,所以膀胱在空虚时,则粘膜皱襞出现,膀胱在充盈时,则粘膜皱襞消失

记忆:想象气球:

a.把气球吹起来,就相当于膀胱充盈,则气球壁上的褶皱消失,

b.把气球的气放掉,就相当于膀胱空虚,则气球壁上的褶皱出现

注释:

1.膀胱三角定义(年名词):是指在膀胱底内面,位于两个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区域的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粘膜下层,所以,膀胱无论空虚还是充盈,此区域黏膜面始终光滑平坦无皱壁,称膀胱三角

(%1).输尿管间襞:两输尿管口之间的皱襞称输尿管间襞——是临床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7).膀胱位置:位于盆腔前部

a.空虚时,膀胱顶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b.充盈时,膀胱顶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8).膀胱的毗邻:

1.男性: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输精管壶腹,精囊,直肠

上方:腹膜,回肠

下方:前列腺,尿道

2.女性: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子宫,阴道

上方:腹膜,回肠

下方:尿生殖膈,尿道

6.女性尿道:

a.走行: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穿尿生殖膈—开口于阴道前庭中的尿道内口

b.女性尿道短,宽,走行较直,所以容易发生逆行性感染(泌尿系感染)

注释:阴道前庭:前方(尿道外口)后方(阴道口)

惊喜连连,赶紧扫码+赵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yfys/10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