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是中老年人下肢行走无力的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就是说“人老了腿脚不利索、走路不方便了”。究其常见原因大致可分4个方面:1,腰椎管狭窄、颈椎病压迫脊髓神经;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缺血;4,脑缺血脑萎缩。这些病变可以合并存在。老年人或轻或重都会有这些病变。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造成腰椎骨性或纤维性结构增生,导致一个或多个节段腰椎中央椎管或/和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产生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

一、病因

1.先天性椎管狭窄

2.退变性腰椎管狭窄

3.骨病和创伤造成的腰椎管狭窄

4.医源性腰椎管狭窄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

2.慢性腰痛。

3.下肢酸胀、麻木、疼痛、无力。

4.间歇性跛行。是最典型的症状。即病人步行几步、十几步即出现下肢疼痛、麻木、酸胀、无力等症状,当坐下休息一会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又可继续行走,但行走不远症状又出现。

间隙性跛行的原因是神经根充血、水肿、血流不畅,神经组织缺血缺氧。

5.侧隐窝狭窄症,根性痛症状较严重,持续性、不缓解。

(二)体征:症状重、体征少是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

三、辅助检查

1.CR片:可发现腰椎变直、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等。

2.CT:可清楚显示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关节内聚。

3.MRI:排除椎管内肿瘤、脊髓肿瘤、脊髓栓系等。

abc

图1a,正常腰椎。b,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c,腰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

四、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腰痛、下肢无力;2,间歇跛行;3,症状重、体征少;4,影像学显示椎管或侧隐窝狭窄。

应与腰椎间盘突出鉴别,但是腰椎管狭窄常可合并椎间盘突出。

五、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理疗、按摩,应用脱水、改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药物等。

2.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既充分减压解除神经根和硬膜囊受压、又尽可能保留或重建腰椎脊柱的稳定性。

手术方法: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等。

abc

图2a,正常腰椎管宽松,神经硬膜囊膨胀呈椭圆形。b,腰椎管狭窄,关节突及椎板肥厚,神经硬膜囊受压变成三角形。c,椎扳切除术椎管减压钉板固定术后,椎管宽松,神经硬膜囊压迫解除。









































白癜风医药
白癜风如何根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jczd/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