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潮头立,杨帆起航正当时第二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年1月27日,由微创心通公司主办的第二期“杨帆起航”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式医院落下帷幕。

在第二期培训班第三周手术直播中,杨剑教授团队为大家带来两例精彩的TAVR手术演示,其中一例病例为69岁男性患者,为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另一例为75岁男性患者,主动脉瓣伴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两位患者采用微创心通公司的Vitaflow瓣膜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并同时使用西安马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3D打印模型和模拟器技术进行术前模拟以及术后复盘。

病例详情

病例一

患者年龄69岁,男性,间歇性心悸、气短、胸闷胸痛5年,近7天内反复发作并加重。就诊后,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

CT影像图:

术前CT显示,Type0型二叶瓣,瓣叶中重度钙化,舒张期可见较小关闭不全间隙,窦部基本等大、冠脉开口高度可,心室扩大,室壁厚度可,非横位心,主动脉弓部,腹主,髂总动脉均可见少量钙化斑块。

三维建模图:

杨剑教授团队结合术前检查及计算机三维重建与马克医疗提供的3D打印患者主动脉根部模型综合评估结果,认为该名患者为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高风险,患者难以耐受,因此选用Vitaflow27瓣膜经股动脉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成为首选。

3D打印模型:

左右冠可见

右冠居中

左室流出道观

升主观

左冠居中

术中根据造影检查定位键分布情况将支架瓣膜送入相应位置,医院TAVR团队细心操作下,进一步精准定位。在高速临时起搏下,新的人工瓣膜缓缓释放,最终成功落在在预定目标点。顺利植入瓣膜后,有极少量反流,经26球囊后扩,反流得到改善,瓣膜更加贴合,无瓣周漏。

术后,现场的学者利用体外循环模拟器系统现场模拟TAVR手术中导管介入、导丝跨瓣、球囊及瓣膜选择及其他器械练习等,让接受培训的术者可零距离学习TAVR手术操作技巧,为其日后进行相关临床操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体外模拟:

术后复盘:

病例二

患者年龄74岁,男性,近期活动后出现气促、间歇性心悸、气短、间歇性胸闷2个月,期间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到生活。就诊后,诊断为主动脉瓣伴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样扩张。

CT影像图:

术前CT显示,患者为标准三叶瓣,瓣叶未见明显钙化,轻度增厚,窦部有扩张,舒张期可见关闭不全间隙,冠脉开口高度可,左冠开口可见瓣叶,心室扩张,室壁厚度偏薄,中度横位心,大血管走行轻度迂曲,主动脉升主,弓部,降主,腹主,左右髂总动脉均可见较多钙化斑块。

考虑到该患者年龄较大,心肺功能差,常规的开胸手术风险极大,并且其为横位心,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属于罕见高难度病例。

三维建模图:

杨剑教授团队结合术前检查及计算机三维重建与3D打印患者主动脉根部模型综合评估,认为该名患者为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高风险,患者难以耐受,患者家属商议,决定安全至上,取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植入30mmVitaflow瓣膜,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3D打印模型:

左右冠可见

右冠居中

左室流出道观

升主观

左冠居中

术中根据造影检查定位键分布情况将支架瓣膜送入相应位置,杨剑教授及其TAVR团队迅速在圈套器辅助下进入输送系统、克服了升主动脉重度扩张、重度横位心等解剖学挑战,在次/分快速起搏下精准定位、新的人工瓣膜快速释放,最终成功落在预定目标点,瓣膜底端距离自体瓣环10mm。顺利植入瓣膜后,造影显示瓣膜释放后位置、形态理想,瓣叶开闭正常,流速正常,未见瓣周漏。

术后讨论环节

在线专家提问:反流病例怎样合理定位、释放瓣膜位置?有哪些注意点?

杨剑教授表示“对于没有任何钙化的单纯主动脉瓣返流患者,由于缺乏钙化瓣膜组织给予瓣膜支架足够的支撑力,意味着术中的瓣膜精准锚定相对困难,术前需要评估患者是否可以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其适应症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年轻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目前还是要考虑首选外科手术,对于像第二例的特殊患者,要充分考虑到手术的风险和困难;需要精确计算瓣环和左室流出道的直径和大小,来观察病例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环及升主动脉3个层面的解剖结构是否能提供有效支撑,术前影像学评估最为重要,结合3D模型,可以有效辅助制定个性化的手术策略。

注意点:

1、进入系统的深度要足够深。瓣膜释放后最佳深度为10mm左右。与狭窄病例不同,单纯关闭不全的病例没有瓣叶的锚定,相对向上移位的风险很高,同时由于自膨瓣膜的固有特性,多数情况下瓣膜释放过程中瓣膜会向下移位,故起始释放深度要低于瓣环水平5-8mm,同时动态观察位置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2、单纯关闭不全的病例,必须严格控制好心率和血压,防止瓣膜释放关键环节中瓣膜的向上或向下移位。

3、瓣膜释放至三分之二的时候,建议停顿一下,此时瓣膜已完全打开,不会影响血流动力学,可以判断瓣膜是否出现移位。在释放过程中根据瓣膜移位情况随时调整瓣膜的深度。瓣膜深度的调整可通过推拉输送系统或者助手推超硬导丝来完成。

医疗3D打印

3D打印技术对术前多模态评估,复杂解剖信息表达,术前动态模拟、风险预测,甚至在瓣膜手术策略制定方面有着传统影像学评估所不具备的优点,能够进一步实现个体化精准医疗,有的放矢。

马克医疗—心血管3D打印服务提供者

我们致力于成为心血管3D打印领域最具创新精神和领先技术的高新企业,公司将不断为全球医生和患者提供优秀的创新型产品,为实现个性化精准医疗的目标不断努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jczd/11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