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5岁,因“右上肢无力1月余”入院。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无力,伴头晕、视物旋转、双眼视物模糊、双耳耳鸣及听力下降,无言语不清、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无发热、头痛,无肢体抽搐及意识丧失等其他症状。医院就诊,行DSA检查示:左侧颈外动脉闭塞,左侧颈总动脉中远端及右侧颈总动脉末端粥样硬化并管腔重度狭窄,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降脂等治疗。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来本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22岁时因鼻咽癌行放疗两次,有可疑高血压病史,未服药治疗,无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家族史,无吸烟史。
入院查体:血压/87mmH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精神可。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可,未见眼震;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右上肢肌力4级,左上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深浅感觉及共济运动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全套、免疫球蛋白抗O类风湿全套、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抗体(ENA)+抗心磷脂抗体(AC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抗HIV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等均正常。
喉镜检查(-11-21):鼻咽黏膜呈放疗后改变,右侧咽隐窝见放疗后瘢痕收缩。
全脑HR-MRI检查(-11-23):无新发梗死灶,右侧颞叶、小脑半球及枕叶灌注较对侧稍减低、延迟,右侧颈总动脉末端重度狭窄,左侧颈总动脉中远端中度狭窄。
入院诊断:
双侧颈总动脉狭窄
左侧颈外动脉闭塞
脑梗死后遗症
鼻咽癌放疗术后
2诊断及治疗诊断过程:患者主诉为右上肢无力,并伴随头晕、视物旋转、双眼视物模糊、双耳耳鸣及听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症状,颈部血管检查提示多处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灌注降低。分析血管狭窄/闭塞的原因,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并且实验室检查排除了血液疾病、血管炎、结缔组织病等,既往文献曾报道放射治疗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考虑到该例患者曾患鼻咽癌并进行两次放射治疗,其颈部血管狭窄和闭塞考虑与放射性血管损伤有关。
治疗经过:针对患者颈部血管病变,拟对该患者进行血管介入治疗术。由于患者双侧颈动脉血管情况不佳,拟先行右侧颈总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3个月再行左侧颈总动脉支架置入术。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年11月28日在局麻下行右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术中DSA显示右侧颈总动脉末端重度狭窄(图1A),球囊扩张后沿保护伞导丝将一枚8mm×40mmAcculink自膨支架(AbbottVascular)安放于狭窄处(图1B)。术中脑保护伞捕获黄色脱落物少许,考虑为脱落的内膜组织,病理检查提示为变性坏死组织,其内见胆固醇结晶沉积(图2)。术后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随访:术后6个月、1年CT血管造影显示双侧支架贴壁良好,未见再狭窄和血栓形成,随访至年2月未再发作脑血管事件。
最终诊断:
放疗后颈动脉狭窄闭塞
双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排版
王乾辰审校
丁慧鑫
投稿邮箱:
Neurology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