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换瓣无需开刀心肺衰竭的82岁爷爷在

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10/8833163.html
近日,温医大附一院心脏外科在各科室团队协助下成功完成了一例经股动脉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技术这场“换心门”手术到底是怎么做的?在我们的印象中,与心脏相关的手术无一不是大手术,往往都需要大切口开胸。但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心脏手术也正在尝试用微创手段来完成。三年前,张老先生因反复胸闷气促,医院,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82岁的高龄,加上主动脉钙化严重合并肺气肿肺纤维化,手术危险性极高,一直犹豫不敢手术治疗。一个月前,张老先生胸闷症状加重,伴呼吸困难,送至急诊科治疗,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度返流。随后,老人一家慕名来到了温医大附一院心脏外科副主任王珏门诊就诊。“内科治疗不能得到改善,通过换瓣手术给张老先生的心脏换扇大门’成了治疗的唯一手段。”王珏说,由于张老先生已经82岁高龄,开胸手术将面临巨大风险,但不手术张老先生则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病情恶化或者死亡的风险。在充分考虑张老先生病情和危险因素后,王珏制定了经股动脉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技术(TAVR)来完成主动脉瓣膜替换的方案。

▲患者手术流程及合影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心脏外科、麻醉科、超声影像科、放射影像科、心脏重症监护室(CCU)、心血管内科及护理团队互相配合,手术有条不紊的进行。手术中,王珏从张老先生的大腿根部穿刺,将一根粗细不到6毫米的导管携带人工瓣膜及装置,从血管一直送到原来病变瓣膜的位置,然后使用球囊扩张原来狭小的瓣膜组织,最后将新的瓣膜成功植入原来瓣膜的位置。经过精细调控,植入新的瓣膜如花瓣一样在张老先生的心脏上完美绽放,开始工作,手术成功!患者术后恢复迅速,第二天便转回病房,第三天就能下地走路了。术后一周,顺利出院。现在,张老先生走路也不喘了,胸口也舒服了,主动拉着医生团队合影留念。心脏里有四个瓣膜,就像是四个阀门,控制着血液在心脏里面单向流动。左心室把血液送达全身各处时要经过一扇“门”——主动脉瓣。这是一道最重要的阀门,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引起主动脉瓣狭窄后,打开这扇门就有困难,全身各处都将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患者将会出现胸痛、晕厥等表现。另外,由于“门”打开有困难,左心室就拼命地加足马力工作,长年累月,积劳成疾,左心室就会出现衰竭。目前,主动脉瓣狭窄已成为全球瓣膜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及死亡原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由主动脉瓣老年性退行性变发展而来的主动脉瓣狭窄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该疾病与冠心病、中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相关。据统计,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出现症状后2年生存率50%,5年生存率仅20%,主动脉瓣返流的5年生存率为75%。开胸手术是治疗主动脉瓣疾病最基本的方法。对于高危或高龄患者来说,TAVR已成为治疗的新选择,显著改善了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TAVR是指通过介入导管,经心尖或股动脉入路,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环处释放打开,从而替代病变的原生主动脉瓣,恢复瓣膜正常功能。传统的心脏主动脉瓣膜手术需要正中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后,切开主动脉,将原来的瓣膜切除后,再将人工瓣膜缝合在原瓣膜位置,代替原瓣膜的功能。TAVR这一操作不需要体外循环,也不需要心脏停跳,手术一般仅需要1-2小时即可完成,术后3-5天即可出院。TAVR也存在部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如脑梗塞、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因此,针对年轻或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我们还是建议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手术。现医院TAVR还是大部分使用于手术风险大的危重或高龄患者。迄今为止,该院心脏外科已成功进行8例TAVR手术,均手术顺利,并成功完成了浙江省第一例二尖瓣瓣中瓣植入手术。

来源:温医大附一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jbyf/1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