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ENDOVASCOLOGY包俊敏下肢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包俊敏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下肢动脉疾病专业委员会(学组)主任委员

海军医院血管外科

我与Endovascology

腔内血管学大会(Endovascology)至今已举办了22届,会议最早由海军医院血管外科始创。年我院在国内率先开展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会议创办之初只是为邀请国内同道一起观摩手术举行的学习班性质的会议,后逐渐扩大为专业的学术会议。

在国内众多学术会议之中,鲜明的国际化一直是Endovascology的主要特色之一。Endovascology是最早开始邀请大量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的国内会议之一,每年均有数十位国际知名专家前来参会,他们切实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国际上最新的学术理念、手术方法以及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在90年代末,彼时资讯传播还没有当今这样广泛和便捷,国内医师去国外参会、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邀请国外专家到国内参会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很多先进技术,例如利用多层裸支架技术治疗动脉瘤、利用CERAB(CoveredEndovascularReconstructionOfTheAorticBifurcation)技术实施主髂动脉闭塞的腔内重建等,都是国外专家在Endovascology大会上为我们首次带来。

二十多年来,腔内血管学大会(Endovascology)伴随着海军医院血管外科一起成长壮大,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品牌。特别是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成立以后,包括我们的下肢动脉疾病专业委员会(学组)随之成立。在这个组织平台上我们聚集了一大批国内下肢动脉治疗领域的专家教授和青年才俊,经常在一起举办类似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新技术峰会(LETS)这样的学术活动,就下肢动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所以说,Endovascology大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促进学科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的机会。

精彩讲课速递

讲题:如何根据病变性质选择下肢动脉腔内治疗的方式

近十年来,由于器械的限制,普通球囊扩张(POBA)+金属裸支架(BMS)一直是股腘动脉腔内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POBA+BMS后再狭窄、再闭塞的现象逐步显现,其发生率也逐年增高。这也是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血管外科医生的一个大难题。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下肢动脉腔内治疗的新理念、新器械不断涌出,为血管外科医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方案。那伴随的问题就是血管外科医生到底该如何选择、优化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方式。

在腔内介入治疗前,血管外科医生首先要分清病变形态(狭窄性还是CTO)、病变长度(TASC分级)和病变性质(血栓还是斑块,斑块的钙化程度等等),再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从器械的角度分析,虽然第三代BMS较之前的BMS在设计上已经大大改善了支架性能,降低了支架断裂率,目前POBA+BMS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术后通畅率,但随着腔内治疗的病变长度越来越长,TASCC/D型病变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股腘动脉BMS的再狭窄、再闭塞率高的问题也亟需解决。就此介入无植入(Leavenothingbehind)理念应运而生,药物涂层球囊(DCB)正是介入无植入的代表作之一。

DCB在股腘动脉病变中已被证实有着较好的通畅率,在治疗原发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两方面都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国产DCB的上市,DCB已成为国内治疗股腘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能否有效地使用DCB取决于病变的长度与性质、通过病变的方式(真腔通过或内膜下通过、正向或逆向通过)和血管准备的情况。严重钙化病变会阻碍DCB所载药物向血管壁内的转移,从而影响DCB的疗效。长段病变则有更多内膜下通过的可能,相应也会增加植入补救支架的概率和数量。对于DCB后是否需要植入补救性支架目前还是更多地依赖术者的经验。

在现有的非支架技术中,利用减容技术(定向斑块切除术和激光消蚀术)减少支架的使用是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定向斑块切除术适合短段、多个、分散病变以及跨关节病变和高钙化病变,可减少多个、长段或跨关节支架的植入,又能克服BMS、DCB等其他治疗手段对高钙化病变疗效不佳的缺陷。而激光消蚀术则更适用于从血栓至斑块(非重度钙化)等多类型病变的治疗。将减容技术和DCB联合应用更是目前公认的提高股腘动脉腔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jbyf/1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