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术后早期气管狭窄的诊治

本文作者为:医院SICU张柳李纾朱凤雪刘芳安友仲,本文已发表在《麻醉学大查房》年第2期。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1岁,55Kg。

主因“停经35+4周,血压升高2月余,眼底出血半天”入院。

既往史:10医院诊断为双子宫畸形,3年前妇检及B超检查确诊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畸形。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特殊病史。

入院查体:血压(BP)/mmHg,甲状腺Ⅱ°肿大。腹部膨隆,宫高34cm,腹围94cm,先露臀,浮,胎心次/分。偶有宫缩。

入院急诊在腰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出血ml。术后回病房因腹腔血性引流量大,予输血、扩容后仍无法维持血压,当晚在吸入全身麻醉下行右侧子宫次全切除,右附件切除术以及右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术前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气管导管内径为7.5mm,插管后听诊双肺呼吸音清,两肺对称,固定好气管导管。两次手术累计出血ml,累计输入压积红细胞0ml、新鲜冷冻血浆(FFP)0ml。术后返回SICU,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行抗炎、补液、输血、降压等治疗。

术后第3天顺利脱机拔管,术后第4天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转回当天晚间患者主诉出现胸闷、憋气,咳血性痰液,并进行性加重,反复请耳鼻喉科及呼吸科会诊,考虑不能排除肺内感染及心源性哮喘,予抗炎、解痉降压、糖皮质激素、利尿、强心等处理,症状无缓解,反而逐渐加重。

术后第6天,患者憋气症状明显,无法耐受,端坐呼吸,吸氧10L/min下SaO%。查体可闻及患者明显的喘鸣音,夹杂少量细湿罗音。纤维喉镜未见明显喉头水肿、喉痉挛等声门上病变。请心内、呼吸、耳鼻喉、胸外、麻醉、重症医学等多学科进行会诊。考虑呼吸道有梗阻可能性大,建议急诊CT检查,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遂急诊行胸部CT检查,可见声门下方约2cm左右,长约2cm一段气管壁环形增厚,厚度约3.5~8.4mm,局部气管腔狭窄,最窄处管腔直径约5mm左右。狭窄段末端到气管隆突约4.5cm,狭窄段以远端器官、双侧主支气管及主要分支管壁未见明确增厚,管腔内未见异常密度影。结合病史考虑可能为气管壁水肿所致,应鉴别血块或先天性狭窄等。双侧甲状腺增大(图1)。

甲状腺B超结果回报:甲状腺肿大,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晚上再次请多学科会诊后决定急诊静吸复合全麻下行纤支镜检查。镜下所见:喉及会厌无充血,声带活动好,无充血、无结节。狭窄部位于声门下方3cm处,可见气管腔内环形赘生物,质软,呈单向瓣样,吸气相气管腔内径仅为5mm。通过狭窄部见赘生物下端距隆突约4cm;隆突锐利,可见少量分泌物;双侧主支气管开口均通畅,黏膜光滑,软骨环清晰,未见明显新生物(图2)。

考虑镜下无法清除,气管狭窄无法缓解,插入7.5#螺纹管气管插管,改善呼吸梗阻症状。经气管插管置入纤维支气管镜探查见气管插管末端距隆突3个软骨环。

术后患者带气管插管返回ICU。予以抗炎、补液、糖皮质激素、每2小时松气囊15min,松气囊时气道无漏气表现,第三次手术结束4天后再次行全麻下硬支气管镜术,术中取活检送病理。镜下所见:隆突及双侧支气管通畅,黏膜充血,水肿不显著,但右侧中间支气管末端及下叶支气管内可见白色膜状物附着,粘连紧密。术前狭窄气管中段已基本恢复正常内径,仅见软骨部黏膜略增厚,表面覆薄层白膜。声带及喉部黏膜明显水肿,自声门下开始管腔狭窄约30%~40%,长度1.5cm,声门下方黏膜表面覆以较厚的白苔,随呼吸呈瓣样活动(图3)。

检钳逐一撕脱白苔,清理声门下狭窄区域,无明显出血。最后检查气道基本通畅,拔出气管导管。手术顺利,面罩吸氧观察20min,无三凹征,患者主诉无呼吸困难。

活检病理回报:(气管壁)炎性肉芽组织,被覆上皮增生,另见坏死组织及炎性渗出物。(声门上)坏死组织及炎性渗出物,被覆鳞状上皮增生。气管壁涂片回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多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及吞噬细胞,个别鳞化细胞,并可见多量菌丝样物质。

术后返回ICU,继续予以糖皮质激素、禁止发声等治疗,患者声带逐渐可以正常发声,无明显憋气胸闷,痊愈出院。

请将您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难题,通过《麻醉学大查房》的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儿童白癜风饮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jbjj/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