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体检报告中或多或少会出现“颈动脉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和“颈动脉狭窄”的字眼,对于颈动脉硬化斑块这个普遍现象,我们的认知存在不少误区。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颈动脉斑块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于头颈部血管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更通俗地讲,颈动脉血管象“水管”,而颈动脉斑块就是里面的水锈和污垢沉积。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种病理现象越来越高发;而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现象。大部分颈动脉斑块在体检发现时并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任其继续进展,最后可能会造成TIA或腔隙性脑梗塞,甚至引发严重的脑卒中,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发现颈动脉斑块,做聪明的作法是,通过进一步临床检查,确认其风险,对症处理:轻则改变生活方式,健康干预;重则遵从医嘱,住院治疗。
一、斑块大小与斑块稳定性,哪个更重要?
大多数人更关心斑块大小,主观认为斑块小就问题不大,而斑块大就问题严重。其实,多数情况下,斑块大小并不是有效的诊断依据,不稳定斑块(也就是易损斑块)才是引发脑卒中的极高危因素。如果板块不稳定,即使很小,也容易脱落,形成栓子;直接或继发阻塞血管,造成卒中(TIA,腔梗,大面积脑梗);反之如果板块稳定,只有当严重狭窄与代偿机制形成不良同时存在时,才会形成低灌注(分水岭脑梗塞、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因此,评估斑块是否稳定,是否易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如何判断板块的稳定性?
1.血管超声诊断方法是初步方法,可以通过低、高和不均质来判断。一般而言,高回声和均质回声是稳定的,反之不稳定。
2.TCD通过血流速度;CTA及DSA从形态上可通过斑块是否规则、血管表面毛糙、是否存在龛影。
3.最直观的检查是高分辨颈动脉MRI分析。
三、他汀类药物是万能的吗?
并不是所有动脉斑块人群都适合他汀治疗,进行他汀治疗依据主要是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和是否存在高脂血症。
四、手术剥脱或支架治疗,哪个更好?
选择手术的依据有三个:是否有症状,是否存在明显狭窄(狭窄程度分界线50%-70%),是否存在不稳定性斑块。一般来说,当动脉斑块不稳定或重度狭窄不能靠药物缓解,或颈动脉重度狭窄同时伴有脑梗死、脑缺血症状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为颈内动脉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经过大量临床对比,证明两种方法的长期预后无明显差异,发生致命或致残性卒中事件也无统计学差异。
五、他汀与手术,是对付斑块最好武器?
他汀与手术,是我们面对斑块的主要武器,但他们不是终极武器,更不是全部。对于斑块,需要牢记有以下几点:1.颈动脉斑块和狭窄非常常见,它是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2.如果发现颈动脉斑块,做到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戒烟酒、合理运动、减肥等非常重要。3.部分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和他汀类药物4.严重颈动脉狭窄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支架或内膜剥脱)。因此,健康管理才是对付斑块的王牌。
目前医学影像技术越来越精湛,对于斑块,我们完全不必探斑色变,发现斑块时,及时检查斑块稳定性与狭窄程度,更重要的是查找生活中的危险因子,必要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适当适度使用他汀类药物,严重狭窄时及时进行手术或介入处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