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病因病理: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ubclavianstealsyndrome,SSS)是由各种原因引起锁骨下动脉近端或无名动脉阻塞,使锁骨下动脉远端管腔内压力下降,患侧血压低于椎-基底动脉压力时,出现健侧椎动脉通过基底动脉进入患侧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血性所产生的症候群。
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动脉畸形及动脉受压。
图1.锁骨下动脉窃血示意图
超声诊断思路:
①此类病例临床症状多为头晕,患侧上肢脉弱或无脉、双上肢血压相差20mmHg以上。
②彩色及频谱多普勒
多是由椎动脉的血流方向异常及频谱形态异常为此病的检出点,患侧上肢肱动脉为异常血流频谱,继而追踪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及无名动脉以发现有无狭窄、阻塞等异常。
椎动脉的异常反向频谱是典型的诊断依据,但是当合并有双侧颈总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远端锁骨下动脉或肱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及椎动脉闭塞时椎动脉血流不发生反流。如病变发生在右侧应分清是锁骨下动脉还是无名动脉的异常,无名动脉可同时影响椎动脉及颈总动脉。
以椎动脉频谱形态可间接判断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0级,无返流;Ⅰ级,椎动脉流速减低;Ⅱ级,收缩期出现返流,舒张期无返流即部分性反流;Ⅲ级,全心动周期反流即完全性反流。
图2.I型,收缩期切迹最低流速大于舒张末期流速。
图3.II型,收缩期切迹最低流速低于舒张末期流速,但未逆转越过基线。
图4.III型,收缩期血流逆转越过基线,但舒张期血流仍为正值。
图5.IV型,整个心动周期血流方向逆转。
椎动脉频谱类型与锁骨下动脉近端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当锁骨下动脉近端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较轻时,动脉收缩各期通过狭窄处的血流量并无多大改变,椎动脉内压力在动脉收缩各期也变化不大,因此超声频谱检查可能无异常,若结合束臂实验发现I型频谱可确诊;当狭窄程度进一步加剧时,仅在流速较高的动脉收缩峰值期使通过狭窄处的血流量降低,狭窄并不会影响流量,则相应椎动脉内压力降低仅出现在收缩期达峰时间段内,频谱表现为II型,此时并未出现椎动脉内血液逆流现象;若狭窄进一步发展,则通过狭窄处的血流量也会进一步减少,相应压力也会进一步降低,此时患侧远端椎基底动脉内压力相对椎动脉压差增大更明显,以致出现反流,频谱即表现为III型;若狭窄为重度或闭塞,则患侧椎动脉内几乎无血流通过狭窄处,整个心动周期内椎动脉内血流几乎全靠远端椎基底动脉供应,则频谱表现为完全反向,即IV型。
病例分享:
病例1
闫某,男,65岁,头晕3月来查。
超声所见如下:
图1.PW示右侧椎动脉频谱形态异常,最大血流速度小于30cm/s,可见切迹,收缩期切迹最低流速低于舒张末期流速,但未逆转越过基线。
图2.头臂干分叉处后壁至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后壁可见混合回声斑块,厚约0.6cm,范围约2.2cm,斑块致此处管腔狭窄,有效管径约0.4cm,可见五彩血流信号。
图3.PW示狭窄处血流速度增高,约cm/s。
图4.左侧椎动脉管腔宽约0.31cm,右侧管径宽约0.19cm,左侧明显宽于右侧。
图6.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约46.9cm/s,右侧椎动脉血流速低于30cm/s,左侧速度明显高于右侧。
超声诊断:II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病例2
鲁某,女,55岁,左侧肢体乏力6月余来查。
超声所见如下:
图1.PW示左侧椎动脉频谱形态异常,最大血流速度小于20cm/s,收缩期血流逆转越过基线,但舒张期血流仍为正值,椎动脉内径宽约0.19cm。
图2.右侧椎动脉管腔宽约0.36cm,血流速度约43.7cm/s。
超声诊断:III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