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专场精彩报告

一、《子宫内膜癌的MRI诊断》——陈英

陈英:医院放射诊断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福建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子宫内膜癌的MRI诊断

1、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目前,医院资料显示,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肿瘤之一,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医院年~年妇科肿瘤出诊例数,宫颈癌例,子宫内膜癌例,卵巢癌例。

目前,超声检查优势在于,无创伤,无辐射,简便易行,价格低。TVS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准确度74%,宫颈浸润的准确度80%;缺点在于主观性强,依赖于设备操作者经验及及技术,病人条件(肠气,肥胖,子宫位置)。CT增强扫描优势:连续快速扫描,多平面构建,对肿瘤周围组织侵犯,腹膜后、盆腔及腹股沟等远区淋巴结转移敏感;缺点是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低。PET/CT优点: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融合;但费用高,设备普及率低,辐射。宫腔镜内膜活检:优点是操作简单,直视活检获取标本;但操作不当引起子宫出血或穿孔,有引起病灶和扩散风险。MRI检查优点众多:无骨性伪影,可以多参数,多角度成像,高分辩力,可以清楚地显示盆腔各组织结构,対病变定位、定性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无放射性损伤;但是扫描时间长,费用较高,心脏起搏器者禁忌。

2、子宫内膜癌MRI扫描规范:扫描范围,小野建议24cm,盆腔;大野左肾静脉水平至盆底,+cCOR,DWI。扫描定位,矢状位,与子宫长轴平行;斜轴位,以矢状位定位,子宫腔;垂直斜冠状位,与子宫腔平行。检查前禁食3-6h,前10分钟注射肠蠕动抑制剂;排尿。成像序列最经典的选择T2,FSE序列;另一种经典序列是DWI,SE序列;DEC-MRI是一种新加的序列,推荐用于子宫萎缩、子宫内膜异位或纤维化、侵袭性肿瘤。

3、子宫内膜癌各期MRI表现:Ia期黏膜中断,未突破结合带;Ⅱ期T2WI上中等信号的肿块延伸至宫颈并扩张了宫颈管,低信号宫颈纤维基质带带中断;Ⅲ期盆腔淋巴结肿大;Ⅳ期双侧卵巢转移,累及直肠,肠周淋巴结转移。

4、术前分期诊断评价要点:肌层浸润评价,I期肌层浸润深度,≤50%Ia,≥50%Ib(淋巴结清扫);判读要点:T2WI绝经前,DEC-MRI绝境后萎缩子宫,MR-DWI结合ADC图。宫颈间质浸润,Ⅱ期侵犯宫颈间质,无宫体内蔓延;判读要点:T2WI间质边界模糊,断续,信号增高,与周围正常间质形成明显对比,DEC高信号内膜被肿瘤替代,延迟扫描发现肿瘤从子宫内膜延伸至宫颈内膜,ADC值测定。Ⅳ期以一病例为例,F48阴道不规则出血3周,入院诊断子宫内膜癌Ⅲ期,CA-U/mL,PE双侧盆腔触及肿物15*10*8cm,活动差,子宫直肠窝肿物,腹部MR子宫内膜癌双侧卵巢转移腹膜转移,胸部CT显示锁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化疗后病灶明显消失。

5、鉴别诊断:宫颈癌——阴道不规则出血2月,卵巢有巨大的肿物。术后诊断:宫体混合性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伴磷化,浆液性癌)(腹盆腔淋巴结,又卵巢转移)。子宫肉瘤——恶性程度高,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4%,来源于子宫肌层及肌层组织。平滑肌肉瘤——MRI生长迅速,T1WI肿瘤信号与肌层相等,T2WI呈明显的高信号,边界清或不规则,提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报告总结指出,MRI软组织的高分辩力,清楚显示盆腔各组织结构,对子宫内膜病变定位,定性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规范化的扫描是提高诊断质量的前提条件;DCE-MRI对于分期诊断具有价值;合并症多,影像复杂,需要结合临床仔细甄别。

二、《妇科腹腔镜手术输尿管损伤的防治》——林元

林元: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项目专家组专家,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常委,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委员和绝经学组委员,生殖医学分会临床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妇女保健分会更年期保健学组委员,福建省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生殖保健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级、部级、省级课题7项。年被评为福建省临床重点计划生育专科建设学科带头人,是《福建省重大专项研究》首席专家。

女性输尿管解剖:输尿管由粘膜、平滑肌及包膜组成。外层包膜为疏松结缔组织,输尿管全长25-28cm,平均26cm,左侧较右侧长1cm。输尿管腔有三处生理狭窄,管径仅1-3mm,位于:1.肾盂与输尿管交接处;2.跨越髂血管处;3.输尿管与膀胱交接处。

女性输尿管走行:输尿管上接肾盂,沿腰大肌前缘下行,跨髂血管入盆腔。相当于宫颈部外缘2cm处穿过子宫动脉下缘,向内侧靠近膀胱底部。在膀胱子宫颈韧带前后叶形成的隧道中穿过进入膀胱壁。在膀胱壁内斜行1.5-2cm,开口于膀胱三角区外侧角。分为三段:输尿管腹段、盆段输尿管和输尿管壁内段。

输尿管容易损伤的部位:1.进入盆腔近骨盆漏斗韧带处;2.阔韧带底输尿管经子宫血管下方处;3.输尿管经宫骶韧带走行于侧盆壁处;4.子宫血管以上经隧道转向进入膀胱处;5.输尿管进入膀胱壁的壁内部分。

输尿管损伤危险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癌症、粘连(盆腔手术史、感染、炎性疾病、放射治疗等)、肥胖、妊娠子宫,复杂病例中输尿管损伤的风险更高,如广泛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巨大卵巢囊肿、盆腔粘连、子宫肌瘤等。电凝止血所造成的损伤占输尿管损伤的首位。

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输尿管走行变异、操作失误、热损伤、输尿管发育异常。输尿管走行变异包括下段和宫颈部肌瘤、肿瘤浸润、内异症、炎症粘连、盆腔手术史。操作失误:手术时直接损伤,如误夹、缝扎、剪断、成角、盲目钳夹输尿管、术后输尿管疤痕性狭窄。热损伤包括内异症手术、全宫切除及广泛子宫切除时,电凝位点选择不当或电凝过深可直接电损伤输尿管。输尿管发育异常:妇科腹腔镜医生要注意一侧或双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存在的可能和分杈系统存在的可能。

在包膜外将输尿管结扎,甚至切断,后果严重:单侧则该侧肾功能丧失,双侧则立即无尿甚至死亡。穿过包膜及肌层将输尿管及官腔结扎,后果为上端输尿管积水,肾功能丧失,亦可漏尿。穿过包膜、肌层,后果为输尿管成角,上段积水,可能漏尿。穿过包膜的后果为输尿管成角,上段可能积水。

大部分热损伤导致的输尿管损伤于术后7-14天发现,主要症状为:术后发热、腹痛、腹胀、胃肠道症状、腰痛、血尿、腹膜炎、肾区叩击痛、阴道流液、急性肾功能不全。应尽快做静脉肾盂造影IVP或B超、CT平扫。

输尿管损伤的处理: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每一步操作,确保成功无误。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争取机会保守治疗、恰当时机手术治疗。术中及时发现损伤,应立即修复。输尿管电损伤的治疗:1.经膀胱镜输尿管支架引流;2.输尿管残端吻合术;3.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植入术。

输尿管损伤的预防:1.术前评估;2.每一手术步骤都要注意预防;3.术中实时评估;4.熟悉输尿管在盆腔解剖;5.仔细分离小心准确止血。手术医师熟悉盆腔器官解剖关系,努力提高手术技能,加强输尿管损伤并发症认识是预防输尿管损伤的关键。术前MRI及静脉肾盂造影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疑输尿管侵犯时。术中严密观察输尿管蠕动情况,注意避免电凝损伤。特殊情况下使用输尿管支架,如盆腔解剖严重畸形、严重子宫内膜异位伴随输尿管阻塞、肾盂积水时。困难手术结束必须审视两侧输尿管有无增粗、漏尿及蠕动情况,如有应寻原因,立即处理,可以缝及输尿管包膜者,应拆线。镜下子宫切除术时,注意分离下推膀胱,可减少输尿管的损伤。处理主韧带时,尽量在宫颈处钳夹。有明显粘连及解剖位置不清者,恢复正常解剖位置,了解输尿管行程。盆腔深部出血者,止血时看清出血点,切忌盲目钳夹、缝扎。宫颈部、峡部或粘膜下肌瘤导致宫颈增宽者,先处理肌瘤,再切除子宫。对广泛性根治手术,输尿管游离4cm即可,避免破坏血供。

三、孙蓬明主任——《宫颈病变术后管理与HPV控制》

孙蓬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国际妇科癌症协会(IGCS)会员,德国妇科癌症协会(NOGGO)会员。亚太妇科癌症协会(ASGO)会员,AAGL亚洲会员,CSCCP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肿瘤学组委员、感染学组委员,华东六省一市妇产科协作组福建省秘书,福建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TumorBiology》-Review,《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委,《医学参考报-妇产科频道》编委,《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编委,《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审稿专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编委,《中国生殖健康杂志》审稿专家。

报告就“更好的筛查,更好的预防,更好的控制,更美好的生活”做了一系列精彩的介绍。

不同型别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针对以上报告提出了最主要的HPV监测的临床应用,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后远期预后的判定及随访以及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管理及随访。全世界HPV型别有:16、18、58、52、51、31、56,细胞学监测正常的人群中,世界人群宫颈HPV-DNA阳性率约为10.4%,发达国家感染率(8.4%)低于欠发达国家(13.4%),东非妇女感染率最高(31.6%),东南亚最低(6.2%)

HPV分型监测对低度病变患者及高度病变患者的随访意义:HPV感染非常普遍,这种感染通常是“一过性”,90%患者通过正常的细胞免疫可以自行清除(1-2年内),低危型-HPV平均时间为8.2个月,高伟则为13.5个月,≤LSIL病变的HPV感染患者,90%在随访36个月内消退,5%-10%高危型持续感染。治疗后HPV阳性:病灶残留,新的病毒负合,新的细胞病变。

CIN的危险:CIN总体有15%可以发展为宫颈癌,CIN1、CIN2、CIN3发展为癌的风险分别为15%、30%、45%。CIN1、CIN2可直接发展为浸润癌,CIN发展为原位癌是正人的20倍,发展为浸润癌是正常人的7倍。

HPV分型监测展望:生活,治疗方式的改变需要更有效的预测指标。《CIN1韩国女性患者型别特异性的HPV病毒感染消退或持续存在》指出,13终种高危病毒的清除,伴随病变的消退;HPV16型患者消退最慢,中位时间10.3个月。HPV16治疗后持续感染和病变几率最高。《HPV基因型别监测预测宫颈病变进展》研究结果评价HPV基因分型和细胞学对宫颈病变进展的预测能力,不同年龄段患者,CIN病变进展的风险和消退的时间不同,评价激光消融治疗作用和HPV基因分型对宫颈病变治疗后复发的预测能力。

报告最后总结妇科肿瘤学家不应该仅仅







































北京白斑病医院
白癜风光疗对人体有害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jbjj/7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