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因为上海特有的"梅雨霽,暑风和"季节,很多人都会选择"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医院的科教楼大会议厅里一早就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名围产同道们济济一堂,参加这一年一度的危重症孕产妇学习班。
本次学习班的主题是危急症,多学科,全角度,聚焦产科。
开幕致辞
叶伟萍主任致开幕词
医院产科的发展历史:医院是全国第一批建医院;7年成立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医院综合实力和医疗资源,为危重孕产妇保驾护航;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后,高龄孕妇增多,孕产妇凶险型前置胎盘、心脏病、肿瘤、代谢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随之带来的风险也明显增大,给产科医生及产科团队带来了新的挑战。医院各学科资源、发挥团队优势,开设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MDT),为危重孕产妇及早制定诊疗方案及急救预案等,提高孕产妇安全保障及产科团队综合救治能力。
专家风采
花晓琳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演讲主题:《高龄妊娠的并发症》
介绍国内外目前高龄妊娠的现状,目前国外文献报道较多,国内暂时缺乏相应报道,随着二胎政策开放,高龄妊娠必将明显增加,是目前国内外的一个热点问题,值得去研究和探讨。讲课内容主要是探讨与高龄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以及主要并发症等,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代谢性疾病、胎儿异常、辅助生殖技术及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问题等等;提出了高龄妊娠科学管理的概念,孕前咨询、产前诊断以及孕期管理、产后随访,避免盲目受孕,最大限度减少母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胎安全。
叶伟萍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演讲主题:《产科出血的输血管理》
明确产科大出血的定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提出MTP具体方案;强调早期按比例输注成分血、输注顺序,早期干预、及早预防凝血功能障碍;强调产科、输血科、麻醉科、ICU、检验室等各科室的团队协作,指定抢救负责人,确保抢救流程顺畅、积极有效。MTP可以保证孕产妇安全,减少血液成分的浪费。
杨祖菁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演讲主题:《妊娠与肺栓塞》
肺栓塞是一种危重急症,近几年来我国孕产妇的发生率有所上升。通过真实案例引出论题,强调疾病的早期识别,及早预防为主,病症一旦发生的急救流程。明晰了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具体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以及具体的药物治疗。对临床医生具体实际临床处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金敏菲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演讲主题:《凶险型前置胎盘》
中国是剖宫产率极高的国家之一,二胎政策开放,导致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率明显升高,给产科医生及产科团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给孕产妇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手术经验丰富的金敏菲主任从理论上介绍了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因,类型,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并从实践操作角度向与会者介绍了医院产科及多学科联合诊治的经验,手术操作的技术交流,反响热烈。
陆玮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
演讲主题:《妊娠相关性肾损伤的治疗策略》
妊娠可加重孕产妇肾脏负担,陆玮主任概述了妊娠时肾脏的解剖病理生理变化,明确妊娠相关性肾损伤(PR-AKI)定义及诊断标准,介绍了常见的PR-AKI疾病,其临床诊断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提出了具体的处理策略;介绍CRRT治疗,其原原理和机制,具体的治疗时机及方法,并建议尽早进行CRRT治疗来保护和改善孕产妇肾功能及其预后。PR-AKI发生率高、病因及危险因素多,应尽早发现及早干预治疗;强调多学科协作(产科、肾脏内科等)。
张琳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演讲主题:《妊娠脂代谢异常综合征》
讲解了MS的定义、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介绍了不同国家及机构诊断标准的比较,各国流行病学的情况;目前对妊娠代谢综合征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但已有研究发现MS对孕产妇及子代均有不良影响,讲述了一些具体的MS的干预和治疗方案、孕期及产后的科学管理,以便改善孕产妇及经后这些高危妇女的远期预后;同时张琳主任与大家分享了医院产科的一些研究数据与孕妇管理治疗的经验。最后总结:MS综合干预为其主要手段;以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为治疗目标;预防并发症为重,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运动在妊娠期尤为重要。
杜隽铭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SICU
演讲主题:《产科休克ICU管理》
SICU是产科的坚强后盾,为危重孕产妇抢救提供综合监护和治疗,提高了孕产妇的救治成功率,使其能够转危为安。杜隽铭主任简单回顾了一下历年产科进入ICU病例资料。从理论上讲解了休克的主要类型及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提出休克的预后与早期干预有直接相关性。列举了产科出血、脓毒血症导致休克的具体识别与处理流程。介绍了ICU危重孕产妇具体的管理与监护,以及各项监测手段。强调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的重要性,可选择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尽早改善患者灌注与氧供;强调患者液体管理、体温调节、纠正酸碱平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重要性,以及CRRT早期应用的优势,产科大输血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对于产科临床医生处理危重病人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林建华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妇产科
演讲主题:《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围产期处理规范》
林建华教授通过列举多例不良结局危重心脏病孕产妇资料,向产科医生提出警醒:必须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心脏病风险评估),严格掌握妊娠指证;医院须分级管理,多学科联合管理十分重要。强调心脏病红色预警及报病危指证。列举了严重致死性心脏并发症;对于可妊娠心脏病孕妇处理,胎儿心脏病筛查,孕期华法林的应用,终止妊娠时机与方法,围分娩期准备及剖宫产围手术期准备、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对于基层及非心脏专科产科有很大的警醒及指导作用。
王磊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处理》
产后出血目前仍是各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是剖宫产率极高的国家之一,二胎政策开放,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以及高龄妊娠孕妇增加,两者都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特别是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剖宫产术中紧急处理产科出血变得尤为紧要。王磊主任主要探讨了子宫球囊放置防治产后出血的相关问题,分享了术中改良B-Lynch子宫缝扎、子宫方块缝扎、子宫下段环状缝合技术的实践与经验,讲解了各种子宫缝扎方法并发症的防治,细致入微(包括缝线、缝针的选择,明确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缝扎方法以及相应的手术时机);盆腔血管如子宫动脉、卵巢血管结扎止血等,髂内动脉结扎须慎重;子宫动脉栓塞以及子宫切除的相关问题;强调综合评估出血原因,同时个体化治疗及手术,生命支持等多学科协作(DSA+输血科+麻醉科+SICU等)。
熊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演讲主题:《肩难产》
通过生动地列举一例肩难产孕妇的病例,引出肩难产的定义。介绍了肩难产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巨大儿的定义及预测指标、以及肩难产的预防措施,图文并茂地讲解了肩难产的一线至三线的各种处理方法,归纳总结了HELPERR及BECALM流程,列举了肩难产所引起新生儿的合并症。同时强调了接产人员模拟培训和团队演练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英国的“产科三重悲剧”的案例道出了医者在处理产科危急重症时的心理变化。
华续明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演讲主题:《妊娠期颅内肿瘤的诊断和处理》
列举了妊娠相关的常见颅内病变的种类,如脑血管畸形、烟雾病、脑肿瘤、脑动脉瘤和脑血管意外,并逐一讲解了各疾病的定义、高发人群、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案。并列举多例妊娠合并颅内病变的病例,指出了诊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重点。
叶霜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风湿科
演讲主题:《妊娠合并SLE的围产期管理》
讲解了SLE的定义、高发人群、疾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介绍了年EULAR专家共识的SLE/APS女性患者健康管理意见,详细讲解了SLE/APS患者孕前指导和危险分层参数清单,并指出对SLE患者应根据疾病活动度和血栓风险进行有效避孕措施的指导,列举了SLE患者生育能力下降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生育能力的保护方法及辅助生殖技术的方法选择,列举了预测SLE患者妊娠期间疾病活动的生物标志物,讲解了SLE患者妊娠期的管理,详细说明了预防和治疗SLE患者妊娠期间疾病活动的药物的选择以及辅助治疗方法,指出了对SLE/APS患者恶性肿瘤的筛查及预防。并根据中国CSTAR标准规范详细讲解了中国SLE患者围产期管理建议。最后介绍了新生儿狼疮的定义、临床表现、监测及治疗。
陶荣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演讲主题:《妊娠合并血液系统肿瘤》
血液系统肿瘤在妊娠的任何时间段都可能发生,陶荣主任介绍了妊娠合并血液系统肿瘤的流行病学,列举了妊娠期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及其诊断标准,并指出应结合疾病的自然进程特点、患者的期望和意愿、胎儿的不良影响及法律和信仰,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处理。归纳了妊娠期化疗的临床特点,与临床案例结合,生动地讲解了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以及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黄亚绢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妇产科
演讲主题:《头位难产的识别》
学会处理头位难产是产科医生的必修课,黄亚绢教授首先介绍了头位难产的定义,分析列举了头位难产的危险因素,仔细分析了产力异常、产道异常及胎儿异常等方面引起头位难产的原理并指明相应处理方案,强调对产妇、胎儿、产程的细密观察,做到早识别、及时判断、恰当处理。对产科临床医生的实际临床处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费爱华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演讲主题:《ECMO在产科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讲解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定义,介绍了ECMO的发展史、基本原理及常见模式,指出ECMO的优越性,仔细说明了ECMO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列举出适于使用ECMO的产科常见急危重症疾病。通过结合病例,分析得到ECMO在妊娠合并重症肺炎、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羊水栓塞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有利之处,并归纳了ECMO的成功要素。最后总结:产科急危重症对家庭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ECMO治疗产科急危重症具有显著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ARDS和急性左心衰。
殷敏毅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血管外科
演讲主题:《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第三大常见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围手术期病人涵盖了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血液瘀滞、血管壁损伤、高凝状态(Virchow三角),VTE虽然可怕,但可预防。殷敏毅主任介绍了院内VTE的预防措施、推荐流程以及住院患者VTE及出血风险评估,讲解了抗凝后严重出血的定义及处理流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流程、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流程以及VTE的治疗与不良事件的处理。VTE的防治任重道远,唯医患齐心协力,才能共克难关。
谢利娟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演讲主题:《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出生率明显增加,其各系统器官极不成熟,易发生各种损伤,特别是ELBWI,几乎均需要在出生时给予复苏支持,且易发生严重的近、远期并发症,甚至死亡。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抢救技术的提高,VLBWI/ELBWI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我国各地新生儿NICU的VLBWI/ELBWI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提高救治质量。谢利娟主任介绍了针对VLBWI/ELBWI的产前管理、出生时产房复苏管理和生后NICU的早期救治,并指出了我国的现状及不足。最后总结:VLBWI/ELBWI由于各脏器功能极不成熟,从胎儿到新生儿的过渡需要围产期细致的管理,产前合理评估,提倡宫内转运,提高产前糖皮质激素应用的覆盖率;产房管理包括复苏团队的建设、早产儿的保温、呼吸支持、用氧规范、脐带处理等措施是救治这类危重早产儿最为关键的第一步;NICU的技术和综合管理对降低VLBWI/ELBWI病死率和严重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张萍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
演讲主题:《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诊治进展》
宫颈癌是妊娠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既要考虑疾病治疗本身,又要考虑孕妇和胎儿,因此临床处理需要兼顾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张萍主任介绍了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诊断标准,锥形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实施时机、临床分期以及处理原则。此外,张主任还介绍了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治进展,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均较为复杂,但除卵巢转移性肿瘤及晚期肿瘤外,大部分患者均有一个较好的预后,对于中期妊娠者可以加用化疗,特别是要和患者以及家属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给予。
李毅刚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演讲主题:《妊娠期严重心律失常处理》
妊娠期严重心律失常危及母体生命,是一种危重症,近年来我国孕产妇的发生率有所上升。李毅刚主任讲解了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具体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以及具体治疗方案。对临床医生跨科协作及临床处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学习班,学习气氛轻松,大家讨论热烈,台上台下互动频繁,课后大咖讲者们也被围得水泄不通继续讨论病例。精彩的会议盛况远不止这篇报道所能展现的,新华盛会年年推陈出新,欢迎大家共同来交流。
精彩花絮
声明:文章系本平台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当然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供稿请发送邮箱:diyi_fuchanibabygroup.cn作者
陈英梅艳熊瑛摄影
宦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