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问答集锦上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世界脊柱健康联盟”快速   胶原酶溶核的并发症 

 1.过敏反应:胶原酶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存在过敏反应的可能。

 2.椎间隙感染:表现为腰肌痉挛,腰痛加剧,有深压痛,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正常或升高,血沉增快。

 3.神经损伤:多为穿刺针刺伤脊神经根或穿刺过程中误伤脊膜或神经外膜,高浓度胶原酶使神经根发生脱水、变性,一旦误入蛛网膜下腔,轻者出现化学性脑膜炎,重者可发生截瘫。胶原酶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但是如果一旦发生,则都可能导致无法挽救的后果。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胶原酶在穿刺过程、化学性质、保存方式、治疗结果上有着较多的安全隐患,这对其应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6、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缺点?

研究表明不论是从国外引进的椎间盘关节镜还是国内研制的髓核切割器,对治疗单纯性椎间盘突出者有良好的效果。研究证明,切吸出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具有减压、排空、还纳的作用。椎间盘髓核切吸器从侧后方穿通纤维环,并切除部分髓核组织,使椎间隙内的压力减低,压迫外层纤维环的髓核组织减少或消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及外层纤维组织和后纵韧带出随之回缩还纳,从而减轻或解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

做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经皮切吸术的工作套管都在3mm以上,有的甚至超过6mm。因此用精度较差的X线电视监视穿刺过程的盲目性较大,难以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及脏器。国内外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报道,如腰大肌血肿、大血管损伤、神经损伤、腹腔脏器损伤及切吸器断入间盘内等,因此其穿刺的准确性严重依赖CT等精密的影像学设备。同时,由于其大创伤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大大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几率。因此,医院,这种治疗方法因此难以得到普及。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1.术后椎间盘炎:发生率在1%左右。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创伤较大,而椎间盘组织结构特点及血运差对感染抵抗力弱,加大了感染的可能性;其次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和无菌操作不严、在非专用X光机房进行操作,室内空气消毒不足,也是其不可忽视的因素。

 2.术中出血、神经根、血管及肠道的损伤:与穿刺针直径过粗、穿刺手法不熟练有关。

 3.脊柱失稳:和髓核组织大量丢失有关。

7、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锻炼

答:(1).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睡硬板床,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落在枕头上。

(2)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直,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侧下肢再移下,手扶床头站起。

(3)坐位坐位腰部伸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椅子腿高度与病人由膝到足的高度相等。坐位时,膝部宜略低于髋部。

(4)起座从座位上站起时,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面,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避免腰部弯曲和受力。

8、腰椎正常活动范围有多大?

答:腰椎可以进行的活动有前后方向的前屈、后伸,左右方向的侧屈,水平面上的旋转,三者之间的作用综合形成环转运动。在上述运动中以前屈运动最为频繁。腰椎的活动范围在脊柱中比颈椎小一些,比胸椎的活动范围要大的多。这些运动的顺利实现都有赖于椎间盘、椎体、小关节、韧带、肌肉的健康状态、任何组织的病变都可能影响到腰椎正常活动功能、使某一方向的活动范围受限。因此,通过观察腰椎的活动范围,可以大体了解腰椎各组织的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腰椎前屈的运动就是人们常说的“弯腰”,腰椎活动自如的人在伸膝的情况下弯腰可以用手触到脚面,似乎腰椎前屈可达到°.其实弯腰的大部分动作的结果。腰椎在后方的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等的限制下,一般只能前屈45°左右,约为整个弯腰活动的1/3-1/4。腰椎的前屈是上一椎体下缘在下一椎体上缘表面向前滑动得结果。腰椎后伸运动则是上一椎体下缘在下一椎体上缘向后方滑动,此时主要是受前纵韧带及后方突起的小关节、棘突等骨性结构的限制,因此后伸范围略小,约为30°

9、哪些人易得腰椎间盘突出?

答:(1)年龄因素:本病多发于25-50岁的人群,占整个年龄段是人的青壮年时期,但是腰间盘的退化已经开始了。

(2)性别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这是由于男性在社会工作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大于女性,腰椎负荷亦长期大于女性,从而导致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

(3)、职业因素:本病为常见并多发病,广泛的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但仍以体力强度较大的产业多见。此外,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亦有相当大的比例患病。

(4)、环境因素:长期工作或居住于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比较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5)、其他因素:某些腰椎先天性发育不良的人,如患脊椎侧弯、先天性脊柱裂等疾病的人,同时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此外,如孕期妇女,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导致体重突然增长,加之肌肉相对乏力及韧带松弛,亦是诱发本病的危险时期。

10、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答:(1)、腰椎结核:腰椎结核病人可有结合中毒症状,常有较长期的腰椎钝痛,休息后好转,但无完全缓解的间歇期而呈持续性疼。下肢痛通常较腰痛症状为晚,因腰椎病灶部位而异,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下肢痛。化验检查血沉增快。X片示两椎体相邻缘破坏,椎间隙变窄,腰大肌影增宽或边缘不清,腰椎向后成角畸形。(2)、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以腰背部疼痛为主,甚至放射至大腿后侧和踝部,病人对疼痛部位含糊不清,以平卧及夜间痛明显(静息痛),活动后减轻,腰部后伸时疼痛加重,腰椎ct一般无异常。腰椎x片示:双侧小关节增生,紊乱,间隙不对称。

(3)、下肢血管源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一侧下肢的疼痛或肿胀,查体可见下肢肿胀、足背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下肢动脉彩超可见血管堵塞或斑片样变。

11、腰椎的正常活动范围有多大?

答:前屈45度-90度,后伸30度,侧屈30度。

1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因素是什么?

答:(1)、外伤。

(2)、职业。

(3)、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松弛易于使椎间盘膨出。

(4)、遗传易感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发病的报道。

(5)、腰骶先天异常: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和关节突不对称,使下腰椎承受异常压力,是构成椎间盘旋转性损伤的因素之一。

14、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马尾神经综合症的病因?

答:(1)腰椎积累性损伤。(2)创伤。(3)强力推拿。(4)按摩。(5)超重量的腰椎牵引。(6)腰椎管造影。(7)手术损伤。(8)腰椎管狭窄。

15、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马尾神经综合症的机制?

答:在上述引起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某一因素的作用下,可产生中央型或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恰好从后正中凸向椎管,压迫两侧的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并发脑脊液循环障碍,出现神经水肿,充血渗出,蛛网膜粘连及神经营养障碍等。进而又加重了对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卡压。致使马尾神经综合征更加加重。

16、马尾神经综合症的症状和体征?

答:(1)腰背痛,(2)感觉减退。(3)括约肌功能障碍(4)性功能障碍(5)骨骼肌功能障碍。

17、为什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出现麻木而不出现疼痛?

答:突出的髓核压迫或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神经纤维之故,感觉麻木区,为按神经根受累的区域划分。

18、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腰腿疼的机制是什么?

答:(1)、神经根受压:因突出物较大或神经根管狭窄,突出物将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压至椎管或神经根管后壁,引起的损害。

(2)、炎症:机械性炎症损伤、化学性刺激、自体免疫反应等刺激马尾神经产生疼痛。

(3)、循环障碍:主要原因是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神经根水肿和缺血所致的脱髓鞘反应。

19、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

答:(1)膨隆型(2)突出型(3)脱出型(4)游离型(5)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20、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

答:(1)腰椎侧突是一种姿势性代偿畸形,具有辅助诊断的价值。

(2)腰部活动受限,几乎全部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

(3)压痛及骶棘肌痉挛

(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阳性

(5)神经系统表现主要有感觉异常、肌力下降、反射异常

2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答:(1)x线检查:可见到脊椎侧凸,椎体边缘增生及椎间隙变窄等均提示退行性变。

(2)x线造影:脊髓造影、硬膜外造影、脊椎动脉造影等方法都可显示有无椎间盘突出,准确性在80%以上。

(3)b超检查:是近年来的一种无损伤的检查方法,但受病人的体形及操作者水平影响比较大,尚需进一步研究,总结经验。

(4)CT和MRI,CT可显示骨性椎管形态,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及方向等,MRI可全面观察各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鉴别是否椎管内存在占位性病变,目前两种方法都已被普遍应用。

2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答:一、非手术治疗:(1)绝对卧床休息(2)持续牵引(3)理疗推拿按摩(4)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二、手术治疗:包括全锥板减压术,半锥板减压,及其他开窗手术,椎间盘经治疗等。

三、微创治疗方法: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术,臭氧治疗术,激光盘内减压术,髓核化学溶解法等。

23、腹压增高引起腰腿疼的机制?

答:腹内压增高时,导致椎管内脑脊液的压力相应增高,刺激已敏感的神经根,则能产生疼痛,个别产妇,因分娩过程中负压猛然增大,而发生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者,产后出现腓总神经损伤,其支配区域的肌肉瘫痪,但疼痛不明显,成为母性产瘫,以有别于新生儿产瘫。

25、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

答:(1)腰痛及腰腿痛,大多数病人都有腰痛病史,且常伴有较广泛的下肢痛,疼痛常涉及骶部,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经常反复发作,步行后疼痛加重,或伴有下肢痛麻,弯腰时痛轻而过伸时疼痛重。(2)间歇性跛行。

26、L3横突综合征的症状?

答:病人多位青壮年,常有腰部扭伤史或劳损史,腰痛或腰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部分病人可有沿同侧竖棘肌向大腿放射痛。或伴有膝上痛,但少有超过膝关节向小腿放射者,少数表现股内侧痛或下腹痛,但无压痛。

27、L3横突综合征的体征?

答:(1)患者竖棘肌痉挛表现股内侧痛或下腹痛,但无压痛。

(2)L3横突尖端有明显的压痛(3)早期臀肌丰满,内收肌痉挛,重者,晚期可见臀肌痉挛,臀中肌可触及索条状物,有压痛。

28、L3横突综合征与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点?

答:(1)本病咳嗽、打喷嚏时疼痛不加重(2)压痛点位置不同,本病位于L3横突尖端,腰椎间盘突出症位于病锥板间隙(3)本病少数重病者可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实验一定为阴性。

29、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指征?

答:(1)诊断明确,虽是首次发病,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

(2)经严格保守6-12周后,若症状不减轻,甚至加重,应尽早手术及治疗。

(3)虽经保守治疗有效,但劳累后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及工作者。

(4)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或单根神经者。

(5)本症伴严重的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影像学证实为椎管狭窄者。

30、增加腹压引起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加重的原因?

答:腹压增加,导致了椎管内脑脊液的压力相应增加,刺激已敏感的神经根,则产生疼痛。(待续)

请长按,识别







































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jbjj/4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