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大脑白质慢性缺血性损伤

颈动脉斑块是一种颈部血管病变,不稳定型斑块可显著地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颈动脉超声射频(RF)检测局部出现高应变指数是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特异性表现。脑白质慢性缺血在MRI-T2加权相上表现为特殊的高信号区(WhiteMatterHyperintensity,WMH),与认知功能下降呈正相关。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造成的缺血性脑损伤与WMH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目前仍不明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院的SaraE.Berman等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一项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年8月的《Neuroimage:Clinical》。

该项研究纳入26例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70.27岁;术前均接受颈动脉超声射频应变成像和MRI检查(表1)。脑白质慢性缺血区域定义为MRI-T2加权相的高信号区(WhiteMatterHyperintensity,WMH),其体积通过StatisticalParametricMapping图形处理软件自带的LesionSegmentationToolbox自动计算生成。已有文献证实,该计算方法和手动绘测结果近似(R2=0.94)。同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为期1小时的血流监测,依据是否监测到高强度瞬态信号(HITS,代表微栓子信号),将患者分为两组(HITS组与无HITS组),比较WMH体积。为消除因抽样带来的基线差异,研究者另外从威斯康辛大学阿尔茨海默研究中心选择64例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WMH数据经校正后记录为WMH-Z评分,进行比对。

表1.2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

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所有患者手术侧颈动脉超声射频的应变指数最大绝对值和峰值,包括轴向(p分别为0.和0.)、侧向(p均为0.)和横向(p均为0.),均与MRI-T2加权相的WMH体积显著相关(图1)。4例患者监测到TISH,与未监测到TISH的患者比较,WMH体积明显扩大,WMH-Z评分也显著增高(p=0.)(图2)。进一步证明经颅多普勒超声探测到的微栓子信号与MRI-T2加权相上增大的WMH体积密切相关。

图1.以散点图表示颈动脉超声射频各项应变指标与WMH范围的关系。X轴为对数转换后的应变指数值;Y轴为WMH体积在排除协变量影响后的所得值,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是否治疗高血脂症、是否患高血压和颈动脉狭窄程度。A-F图中:A.WMH体积与轴向应变指数最大绝对值;B.WMH体积与轴向应变指数峰值;C.WMH体积与侧向应变指数最大绝对值;D.WMH体积与侧向应变指数峰值;E.WMH体积与横向应变指数最大绝对值和;F.WMH体积与横向应变指数峰值之间的关系。随着应变指数增大,WMH体积也增加,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

图2.经颅多普勒超声是否监测到TISH与WMH评分的关系。0线代表正常人群的平均WMH体积。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射频检测应变指数高与WMH体积增大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提示因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造成的长期反复微栓塞,是脑白质慢性缺血性损伤的原因,同时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该研究揭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重要病理学意义。作者认为,应当进一步推广超声射频检测颈动脉应变指数,以作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和选择干预措施的重要依据。

(福建医院丁陈禹编译,医院徐涛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一种新型的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风险的指数

敲除RNF可促进烟雾病动物模型慢性缺血后的血管增生

佟志勇教授:双侧脑动脉重建术治疗烟雾病

慢性骨髓炎可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







































小儿白癜风如何治疗
陕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jbjj/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