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陈老太现年72岁。于10年前因频繁右侧肢体无力,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入院。这样的症状我们称之为TIA(TransientIschemicAttack)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中风”。如不及时处理,继之就会出现“大中风”,此时,病人多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医生要做的是帮助病人阻止疾病的继续发展,“让中风病人不再中风”。
▲病人入院后脑血管造影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红箭)
▲计算机工作站软件下设计植入支架的直径及长度(红箭)
国产球扩支架是我的选择,由于当年没有中间导管,结合当时的工作经验,我选择了通过性相对较好的Apollo2.5X8。
▲0.HI-TORQUE微导丝引导下,球囊支架精确到位后,扩张并同步释放支架(红箭)。
▲术中即刻造影,狭窄完全消失,结果令人满意。
术后第一天头CT,支架位置良好,无出血及梗塞,病人无神经功能障碍,术后阿司匹林及波立维双抗一个月,之后单独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mg/日,立普妥10mg/日。
▲头CT平扫可见大脑中动脉M1段的支架(红箭)
2年后体检复查CTA,见支架处血管管腔通畅,病人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头CTA可见显影的支架(红箭)
▲左大脑中动脉血流通畅,无再狭窄(红箭)
7年后再次复查头CTA及CT平扫,见左侧大脑中动脉仍然通畅(红箭),颅内无梗塞灶。
▲头CTA
▲头CT平扫
下面我们看一下10年后的复查结果。
▲CTA示支架处血管通畅
▲支架的纵切面及血管腔清晰可见
▲颅内血管未见异常,特别是病变处血管(红箭),管腔通畅。
陈老太近期照
▲练习武术
▲参加表演赛
这个病例留给我们的启示:
1、“小中风”不能忽视,虽然是“小中风”,但如不及时终止其发展,最终会成为“大中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对于具有适应症的病人,积极的外科干预会给病人带来良好的结局。
3、快乐生活,积极参加各种有益健康的活动,尊医嘱用药及定期复查,对于巩固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