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型颈动脉狭窄的女性患者在CEA术后的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而无症状型颈动脉狭窄的女性患者在CAS后的住院期间的卒中发生率较高。
——摘自文章章节
背景和目的
查阅目前的文献,性别在颈动脉疾病治疗中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我们评估了性别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围手术期结局的影响。虽然CEA、CAS降低了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长期卒中风险,但合适的患者选择对降低围手术期卒中风险至关重要。因为在主要的随机试验和观察综述中的结果不一,性别对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结果的影响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无症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ACAS)报告女性的神经事件发生率较高,并提示女性患者从CEA中获得的预防中风的净效益可能不如男性。然而,除了这些随机前瞻性试验之外,这一发现并没有在数据分析中重现。此外,自这些试验以来,最佳的药物治疗也已经改变,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现在常规接受抗血小板和他汀类药物治疗,从而改善了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后的总体预后。鉴于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后性别差异的争论,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KirstenD.Dansey博士从VQI数据库中选取相关病人资料,旨在比较性别对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后结果的影响,并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JVascSurg上。研究方法
从VQI数据库中选取年至年接受CEA或CAS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果是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次要结果是住院期间卒中、30天死亡率和住院期间心梗发生率。比较了女性和男性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按治疗方式和症状情况分层,并使用多变量回归来解释基线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
共有例患者接受了CEA(例)或CAS(例)。在CEA队列中,与男性相比,无症型和症状型女性患者术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人数更少。总体而言,女性术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数更少,而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数较多。在CAS队列中,女性较多地有过既往同侧的CEA手术史。在CEA治疗无症状型颈动脉疾病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事件上,男性和女性没有差异。在CEA治疗症状型颈动脉疾病的随访期间,卒中/死亡率以及住院期间卒中率,两者无差异。然而,在调整后女性的30天死亡率更高(单变量:1.0%vs0.7%,P=0.04;调整后:优势比[OR],1.4:1.02-1.94)。无症状型颈动脉疾病行CAS的随访期间,女性围手术期卒中/死亡率(2.9%vs1.9%P=0.02;OR,1.5:1.05-2.03)和住院期间卒中率(2.1%vs1.2%P=0.01;OR,1.8:1.20-2.60)较高。对于接受CAS的症状型的女性和男性,两者的临床结果没有差异。表1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
表2术前药物治疗
表3按症状状态和治疗方式分层比较男性和女性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研究结论
这项研究显示了目前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后的性别差异。症状型的女性患者在CEA术后的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而无症型的女性患者在CAS后的住院期间的卒中发生率较高。这提示我们在女性患者的治疗上谨慎的进行病人选择是必要的。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女性症状型CEA患者和无症状型CAS患者颈动脉血运重建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一点评述
常言道男女有别,因此性别作为患者临床资料中最明显的差异,在不同的疾病中都值得我们去探究这一因素在治疗及预后方面的差异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了症状型CEA术后和无症状型CAS术后女性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之前也已经有多位学者探究了性别在EVAR术后、髂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术后、静脉曲张的不同差异。通过对VQI数据库的分析挖掘,我们期待更多关于性别对于其他病变预后影响结果的发表。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VQI是一个前瞻性的外科注册数据库,因此容易受到选择和治疗偏移的影响。本文由安乾医师审校及组稿贺艺博士编译
彩蛋时刻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