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报告血管内碎石术(intravascularlithotripsy,IVL)在治疗颈动脉钙化病变中的应用。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的外科手术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平均年龄75.1±8.1岁,男性17例)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来自8个中心,狭窄均大于70%。其中12例有脑血管病史。所有患者均为严重钙化的颈动脉病变:其中19例原发病变,2例为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平均基线狭窄率为82.3%±9.7%。操作人员自行决定是否使用IVL,然后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所有病例均使用脑栓塞保护装置。
结果:19例患者行IVL+支架植入术,2例ISR病变仅行球囊扩张。IVL球囊直径平均4.64±1.13mm,IVL脉冲次数平均为67.2±61.4次(10~次)。所有手术均取得技术成功(小于30%残余狭窄)。没有患者因IVL而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也没有与IVL相关的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出院后均接受双抗治疗。手术后17天,1名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被认为是由于经股动脉入路时的主动脉弓操作所致。颈动脉双功超声检查发现1例无症状患者在手术后12个月出现明显的再狭窄(70%)。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范围1-12月),没有患者需要再次干预。
表1.患者基线数据和手术细节
图1.使用IVUS评估钙化斑块
(图1来自该团队早期研究)
图2.术中造影
表2.IVL使用的细节
结论:初步经验表明,IVL是治疗颈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作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辅助手段,IVL治疗钙化病变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严重钙化病变和CAS术后残余狭窄都被认为是CAS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从冠状动脉领域来看,严重钙化病变容易发生支架扩张不良,是支架血栓形成等不良结果的主要预测因素之一。震波球囊IVL系统已被应用于冠状动脉、髂动脉和下肢动脉病变的治疗。IVL技术通过超声波改变血管壁钙沉积结构,使得钙化斑块容易破裂,从而增加血管的顺应性。DISRUPTPAD系列研究已经证明了IVL在下肢动脉钙化病变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对外科高危的颈动脉钙化病变CAS术中尝试使用IVL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围手术期未发生因IVL而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限流性夹层或血管破裂等不良事件。在中位时间为6个月的随访中结果也较为满意。但是本研究并未对钙化病变做明确的定义,钙化的严重程度和体积也未进行描述。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IVL在钙化病变CAS术的效果。
参考文献1.GiannopoulosStefanos,SpezialeFrancesco,VadalàGiuseppeetal.IntravascularLithotripsyforTreatmentofCalcifiedLesionsDuringCarotidArteryStenting.[J].JEndovascTher,,undefined:.2.VadalàGiuseppe,GalassiAlfredoRuggero,NerlaRobertoetal.Shockwaveintravascularlithoplastyforthetreatmentofcalcifiedcarotidarterystenosis:Averyearlysingle-centerexperience.[J].CatheterCardiovascInterv,,undefined:undefine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