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硬化主要应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的摄入量,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等,同时还要避免高糖饮食,多吃豆制品、蔬菜、水果及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颈动脉硬化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了,尤其是老年人居多。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昏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等。文献表明,颈动脉狭窄程度75%的患者中,1年内发生卒中的可能性为10.5%,5年内为30%~75%;颈动脉狭窄程度在70%~90%且合并脑缺血的患者中,1年内将有26%~28%发生卒中。
颈动脉硬化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1.生活方式的改变
(1)应注意加强体力和体育锻炼:
身体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脂类物质消耗,减少脂类在血管内沉积,增加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及减轻体重。
(2)注意控制饮食:
主要应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的摄入量,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等,同时还要避免高糖饮食,多吃豆制品、蔬菜、水果及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3)戒烟、戒酒
现已证明,烟酒对动脉血管内壁有比较严重的损伤,可以造成动脉管壁长期损伤后纤维组织增生、钙化,长期如此形成动脉硬化。因此,戒烟酒是保护血管壁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药物治疗
(1)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2)有卒中危险的预防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每日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3)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他汀类药物可稳定斑块、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可根据患者LDL-C水平及是否合并其他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酌情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注意:服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临床上,医生会根据颈动脉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的程度、斑块的稳定性,结合患者的症状、基本情况决定是否手术及采用何种手术方式。
来源:宜章中医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