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临床资料显示,50%的颈动脉狭窄增加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的危险性。
颈动脉狭窄诊疗不容忽视最新流行病学数据
在我国,脑卒中在总死亡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0%,其发病率分别为/10万(男性)和/10万人(女性)。脑卒中患者中25%在2年内会再次发生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为72.5%,66%的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相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约占23%。
什么是颈动脉狭窄?人体供应脑部的血管包括一对颈动脉和一对椎动脉,其中两条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当发生颈动脉狭窄时,脑供血明显减少,一旦颈动脉狭窄部位斑块碎片脱落,就会顺血流堵塞脑血管,引起脑梗塞,导致中风。
怎么知道自己有颈动脉狭窄?
一般来说,需要通过医生检查才能知道。当然,也不是所有颈动脉狭窄的人一点表现都没有。首先,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慢性病史,来预测自己是否有发生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发生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此外,高龄也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的原因;而有冠心病或者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更要特别当心,因为心脑血管病常常是同时存在的。
有些人虽然没有得过脑梗塞,但有过一些一过性中风症状,比如单眼一过性失明或黑蒙;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或者言语不清、口角歪斜,但短时间内就恢复了。这些症状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百姓俗称小中风,常常是脑中风的先兆。而引起小中风的原因之一就是颈动脉狭窄。
狭窄后如何避免脑卒中?
我们已经知道引起颈动脉狭窄的原因了,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针对这些引发颈动脉狭窄的疾病采取预防措施,控制血压、血糖,服用降血脂的药物,生活方面饮食要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吸烟的人要戒烟。当然,有些因素是我们没办法控制的,比如年龄。以上措施主要是预防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如果已经得了颈动脉狭窄,目前来讲,还没有一种药物能消除引起动脉狭窄的斑块,传统的办法是手术。通过手术切除引起颈动脉狭窄的斑块,可以起到预防脑中风的作用。
颈动脉狭窄有哪些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颈部表现,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肥胖、高龄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等。这些危险因素同时容易造成冠心病等重要血管疾病。因此颈动脉狭窄患者需要联合血管外科、心脏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联合评估全身血管以及其他慢性疾病情况,同时,有冠状动脉、主髂动脉、下肢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也应评估颈部动脉。
颈动脉狭窄规范性治疗预防颈动脉狭窄的首要措施是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要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吸烟的人要戒烟;保证睡眠质量;加强运动,定期体检。
但是如果颈动脉已经出现狭窄,就需要借助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结合降压、降脂以及降糖药物的治疗,可以延缓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的发展,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引起动脉狭窄的斑块。
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或有“预警”信号的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传统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CEA)是首选治疗方案,有经验的血管外科医师可以娴熟地胜任该项手术,术中适当应用转流管以及补片可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提高疗效。
近年来,由于安全有效的支架输送、投放工具和支架的发展,尤其是脑保护装置的应用,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CAS)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上的应用日益增多,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大为缩短,特别是伴有心肺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该治疗措施。
目前研究表明,CEA与CAS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远期的随访结果大致相当,具体手术治疗方案需要由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科室介绍
医院神经外科,可开展几乎全部的脑出血性疾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脑和脊髓动静脉畸形的手术和介入治疗,还可开展缺血性疾病,包括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动脉闭塞的搭桥手术、烟雾病等高难度手术治疗。
医院神经外科在蒯东主任的带领下,形成了以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为特色主干,神经肿瘤与颅脑外伤等学科为兼顾分支的发展方向。科室拥有全省最先进的脑血管造影机及专用手术显微镜。并结合心血管内、外科,打造了全省首个心脑血管病一体化治疗中心。
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