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治疗髂总动脉钙化狭窄导致的并发症(包括需要紧急经皮或手术干预的动脉夹层、血管破裂等)发生率较高。此外,髂股动脉闭塞性疾病在腹主动脉瘤(AAA)患者中十分常见,在腔内动脉瘤修复术(EVAR)中穿刺部位易出现并发症风险,进一步增加死亡率。来自佛罗伦萨Careggi医院血管及介入放射科的FabrizioFanelli博士在莱比锡血管介入治疗大会(LINC)上发表研究,评价了周围血管内碎石导管系统(PeripheralIntravascularLithotripsyCatheterSystem)治疗患者髂总动脉钙化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治疗髂总动脉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评估周围血管内碎石导管系统用于治疗有临床症状且可以接受EVAR治疗的髂总动脉钙化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血管内碎石术(IVL)通过在局部传递压力波,可有效地改善血管钙化。它是唯一能够在尽量减少血管损伤的同时破坏血管内膜钙化与中层钙化的技术。该技术原理为物理碎石,可选择性地从软组织中鉴别钙化,通过导管将能量传递到血管内钙化部位,从而有效地改善血管钙化,同时避免损伤周围的血管组织。
研究方法
患者在基线时间与IVL术后随访中接受血管造影和血管超声。通过影像学显示的目标血管的管腔获得率,评估治疗效果。通过发生的急性血管造影并发症(包括动脉夹层、急性冠脉闭塞、无复流、远端栓塞、穿孔或血管破裂等)评估手术安全性。
研究结果
5例髂总动脉病变患者中共治疗3例。3例患者中2例患者存在有临床症状的双侧髂总动脉狭窄,1例患者单侧髂总动脉狭窄,并计划进行AAA血管内修复。患者特征(见Table1)。
Table1
基线及IVL术后患者特征
典型病例分析
71岁患者,有高血压史、严重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1年前因左侧髂内动脉(CIA)严重狭窄(90%)接受支架手术治疗。表现为双下肢间歇性跛行和左腿疼痛。术前CTA和血管造影显示双侧髂总动脉有明显的狭窄钙化(见Figure1)。
Figure1
术前患者双侧髂总动脉CTA和血管造影结果
手术过程中,选用外径0.89mm(0.)/全长cm的弯头型亲水性导丝,6Fr/45cm导引导管,行双向逆行CFA造影(见Figure2)。双侧采用Kissing技术放置7.0mmIVL导管。双侧给予交替脉冲,一侧4atm60脉冲,另一侧6atm30脉冲(见Figure3)。血管内碎石术后,双侧血管应用8.0×40mm的In.PactAdmiral球囊,保持标准大气压3min(见Figure4)。
最终手术结果显示残余狭窄15%,未发生动脉夹层。右侧ABI0.85,左侧ABI0.85(见Figure5)。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无疼痛,右侧ABI0.80,左侧ABI0.85。
Figure2-5
术中术后血管造影结果
结论
血管内治疗髂总动脉狭窄钙化安全有效。术后狭窄程度明显降低,并发症数量减少。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名称:MZ腔内血管《门诊》杂志官方
长按,识别,加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症状及治疗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