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JNC7的定义,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尽管使用了包括3种或3种以上(包括1种利尿剂)合适剂量的降压药后,血压仍未达到/90mmHg。
而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的立场声明则定义为使用至少3种降压药后血压仍未控制,或使用至少4种降压药后血压才得到控制。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难治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服用3种以上药物仍无法控制的高血压,其患病率几乎翻了1番。
根据-年全国健康及营养调查估计,在治疗及未治疗的高血压人群中,13%的患者符合JNC7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21%的高血压患者符合AHA难治性高血压定义。已有研究发现,难治性高血压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并与情绪压力有关。
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但似乎与多种因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龄、肥胖、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均与难治性高血压有关。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通常会出现全身血管阻力升高、血浆容量扩大但心输出量正常。这种异常血流动力学模式的机制仍然未知,但有研究发现,大部分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的循环醛固酮水平升高、血浆肾素活性受抑制。
本文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WanpenVongpatanasin讨论了与未控制的高血压相关的多种因素,并分析了难治性高血压的药物及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白大衣高血压及假性高血压的评估
1.白大衣效应
在诊断难治性高血压之前,临床医师必须排除白大衣效应及未遵嘱服药导致的血压升高。接受降压药治疗期间,家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单凭诊室血压升高而诊断难治性高血压或可导致临床医生诊断错误。
据近期研究估计,在接受至少3种降压药治疗的诊室血压升高的患者中,白大衣高血压的比例高达30%,白大衣高血压通常定义为诊室血压≥/90mmHg,但24小时动态血压为正常的/80mmHg。多项基于人群的研究发现,白大衣效应个体的心血管事件低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相似。然而,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差于血压正常人群。建议对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进行持续家庭自测血压或反复动态血压监测,因为随访3-6个月后发现,有20%-25%的患者或许会进展为真正的难治性高血压(服用至少3种药物后诊室血压及24小时血压仍未控制)。
2.依从性差
未遵嘱服用降压药是假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另一个原因。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可根据自我报告、药片数量及处方填充率监测。高估的自我报告依从性较药盒的电子监测(记录药盒开启的日期和时间)高出了80%。
同样,药片数量监测依从性的准确率只占到电子药盒监测的50%-70%。在使用问卷调查或药店处方数据的研究中,认为有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不依从比例占到了8%-40%。
当使用更敏感的血清药物监测技术时,药物治疗不依从的比例占到了50%-60%。因此,内科医师在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时必须高度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用什么药最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