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我院神经内二科广东援疆专家尤劲松教授带领神经内一科阿地力江副主任,在麻醉科、导管室的协助下成功完成了右侧椎动脉颅内段血管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
该患者48岁,男性,因“发作性头晕2个月”为主诉入院,CTA提示双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闭塞,经2个月强化抗血小板、他汀治疗,症状仍不能缓解。全脑血管造影提示:左侧椎动脉V3段闭塞,右侧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约90%,前向血流缓慢。右侧颈内动脉通过后交通动脉向双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逆向供血。经验丰富的的尤劲松教授考虑到患者在药物强化治疗的情况下,仍反复发作后循环缺血,双侧椎动脉一侧闭塞,一侧重度狭窄,虽然有侧枝循环代偿,但是不够充分。如不及时行颅内血管成形手术,改善后循环血流量,单纯药物治疗病情可能会继续加重,甚至可能因基底动脉闭塞出现偏瘫或昏迷。经与家属详细沟通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手术获益及手术风险后,家属同意行右侧椎动脉颅内段血管成形术。7月18日,在我院麻醉科和导管室的配合下,尤劲松教授和阿地力江副主任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在患者右侧椎动脉V4段狭窄血管进行球囊扩张,完全纠正狭窄后,植入颅内自膨式支架,术后复查造影,见右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血管恢复正常管径,颅内血流明显改善。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情况良好,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一周以来未再出现反复头晕、站立不稳现象。此例手术的成功,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大大减少了患者进一步进展为脑梗死的可能。
据尤劲松主任介绍,脑血管颅内段狭窄血管成形术由于技术难度高、术中及围手术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属高风险神经介入手术,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对于药物强化治疗不能缓解的有症状的重度狭窄患者,可根据技术条件及患者的脑血管条件谨慎开展,但目前国内能开展同医院不多。
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在广东援疆专家的指导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治疗达到疆内领先水平。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应用,将为南疆四地州各民族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填补了南疆四地州在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颅内段狭窄领域的技术空白,不仅是我院首例,也是南疆首例。
小贴士近年来,医院卒中中心完成了5例颅内大血管闭塞支架取栓术,40余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20余例颅外段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其中颅内大血管闭塞支架取栓术数量为疆内第一。
喀地一院微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