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女,64岁。入院时间:-06-07。主诉:头痛伴视力下降6月余,右侧头面部麻木1月余。简要病史:6个多月前,患者无明确诱因下出现右侧额部与枕部持续胀痛,医院头颅MRI未见异常,对症治疗后头痛无改善。而后出现右眼视力明显下降,并头痛加重。年12月,被诊为“视神经炎”,予激素治疗,但症状无缓解。年4月,头痛进一步加重,伴右侧头面部麻木感,并有发热(体温37.5-38.6摄氏度)。年5月23日,外院头颅MRI:蝶窦及前颅窝底偏右侧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感染性病变;予抗细菌药物等治疗,症状亦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治疗。既往高血压和糖尿病,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腰穿脑脊液:压力mmH2O,白细胞68*10^6/L;脑脊液生化示氯mmol/L,脑脊液蛋白mg/L,葡萄糖3.2mmol/L。影像资料
□-6-14
△颅脑CT平扫+增强:右侧眶尖、蝶鞍区骨质破坏,呈等密度软组织影,边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右侧海绵窦未显影,提示已被邻近病变侵蚀。
□-6-15
△颅脑MRI(T2WI和T1WI平扫+增强):右侧眶尖、鞍区和鞍上区异常组织信号影,T2呈等低混杂信号,T1呈等信号,增强T1扫描显示为不规则囊状强化;增强T1扫描还检测到一结节样高信号(红箭),非增强T1上呈血液流空效应(红箭),提示为血管结构(最后证实是动脉瘤)。?
△颅脑3D-TOF-MRA: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红箭),床突上段局部严重狭窄(橙箭),右侧大脑中动脉分支显影较左侧稀疏,左侧大脑前动脉未见显影。-6-16,病情加重,昏迷,左侧肢体对强痛刺激无回缩反应。□-6-22
△颅脑CT平扫:右侧半球大范围脑梗死,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结构向左侧移位,左侧胼胝体和尾状核头部低密度梗死。
多学科会诊,右侧眶尖和蝶鞍部病变考虑真菌感染可能性大。非常遗憾的是,虽经积极救治,患者最终因脑疝死亡。简评
1、遗憾的是,此患者未能获得病理确诊。根据发热、脑脊液和影像检查结果,右侧眶尖和蝶鞍区病变诊断为“感染”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之所以考虑真菌感染可能性大,是基于以下因素:病程长,逐渐进展(细菌感染一般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抗细菌药物治疗无效;病变部位有明显骨质破坏,这是真菌感染比较有特点的表现。2、本病例的血管影像学结果表明,局部脑动脉遭感染性炎症侵袭时,可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血管异常,并可发生在同一个体,即:管壁炎性增生引起管腔狭窄,以及管壁被侵蚀而形成假性动脉瘤。对于邻近颅内大动脉的感染性炎性病变,尽早进行血管影像学评估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些炎性病变侵袭脑动脉后,可能造成管腔狭窄或(和)动脉瘤,这些血管病变可导致严重后果(脑梗死或颅内出血),本病例即是如此;如果能及时发现的话,则可提前预警,并有可能采取对应措施降低相关血管事件的风险。原创作者:陈红兵
编辑:黄欣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