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位于腹膜后的腹后壁上。泌尿器官的主要作用是排出血液中过多的水分及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但保留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有用的化学物质。肾脏将代谢产物经输尿管排至膀胱。输尿管自肾起始后向下走行,于髂总血管分叉处跨过骨盆缘,继而沿骨盆外侧壁走行开口于膀胱。
肾肾呈卵圆形,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平对第12胸椎至第3腰椎。由于右肾上方的肝右叶较大,故右肾稍低于左肾。活体肾呈红褐色,长10cm,宽5cm,厚2.5cm。肾上端,膈将之与胸膜腔及第12肋分隔开。肾稍下方,肾的后面与腰方肌相邻。
肾后面有右肋下神经和血管、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斜穿而过。右肾前面有肝、十二指肠和升结肠,右肾与肝之间有肝肾隐窝相隔。左肾则与胃、脾、胰腺、空肠和降结肠相邻。
肾内缘凹陷,有一垂直裂缝即肾门,肾动、静脉由此进出肾,肾盂则由此离开肾窦。在肾门,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
肾门向内深入肾实质所围成的腔称肾窦。肾门被肾盂、肾盏、肾血管、神经及不等量的脂肪所填充。肾可分为前后两面,内外两缘,上下两端。外侧缘隆凸;内侧缘凹陷,肾窦和肾盂位于其中。整个肾外形像蚕豆。
肾盂是输尿管上端的扁平扇形扩张部。肾孟尖端与输尿管相延续。肾盂由2~3个肾大盏汇合而成,而一个肾大盏由2~3个肾小盏合成。每个肾小盏围绕几个肾乳头,肾乳头形成肾锥体的尖端。
在活体上,肾盂和肾盏常呈空虚状态。肾实质由肾锥体和肾皮质组成。透过胎儿的肾表面可看见肾实质,这种现象在生后仍可持续一段时间。
输尿管输尿管是一肌性管道,长25~30cm,内腔较窄,可将尿液从肾排入膀胱。输尿管腹部紧贴壁腹膜,为腹膜后位器官。
应用对比剂行放射影像学检查显示:输尿管有3处生理性狭窄:
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越过小骨盆上缘处;
进入膀胱壁内段。
这些狭窄部位是输尿管(肾)结石潜在的嵌顿部位。
输尿管动脉主要起自于:
肾动脉;
睾丸(卵巢)动脉;
腹主动脉。
但输尿管动脉也可起自于髂总动脉、髂内动脉、膀胱下动脉(男性)或子宫动脉(女性),在动脉到达输尿管时,可分为升、降两支进入输尿管。因此,输尿管壁上动脉分支间有良好的纵行吻合。
输尿管的静脉汇入肾静脉和睾丸(卵巢)静脉。
输尿管的淋巴管注入肾集合管或直接注入腰(主动脉)淋巴结和髂总淋巴结。输尿管盆部的淋巴液注入髂总淋巴结、髂外淋巴结和髂内淋巴结。
输尿管的神经来自肾丛、主动脉丛或上腹下丛和下腹下丛。传递痛觉(例如由于梗阻而导致扩张引起的痛觉)的内脏传入纤维随交感神经纤维进入脊神经节,继而终止于T11~L2节段的脊神经节和脊髓。输尿管的疼痛常放射至同侧腹下区的腹前壁,特别是腹股沟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