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CLINC首日下肢动脉篇

专家能否告诉我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那家好呢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idianfengshebei/m/42445.shtml

-1-25,第17届LINC(LeipzigInterventionalCourse,LINC)大会如期召开。虽然采用了线上直播形式,但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外周介入治疗学术会议之一,专业高效、运转精密的LINC依然是干货满满。

第一天的日程的主要内容除了小篇幅的主髂病变、静脉病变和血透通路外,其他全部是下肢动脉疾病的ClinicalTrial随访结果汇报。与会者们共汇报了20多个下肢动脉涂药器械相关的ClinicalTrial的数据,包括BTK病变和股腘病变,让人眼花缭乱。接下来笔者将为大家盘一盘这些ClinicalTrial和它们的随访数据(表1)。

(表1:LINC首日涂药器械相关LATEBREAKINGTRIALS)

“点击上方表格可查看大图”

从表1中可以看到,目前下肢ASO的治疗主要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涂药器械的疗效上,其中大部分都是紫杉醇涂层球囊(各家的球囊紫杉醇药物浓度和赋形剂有所不同),仅有4个研究与雷帕霉素相关(1个关于sirolimus涂层球囊、2个关于雷帕霉素涂层的可回收马刺支架、1个通过牛蛙球囊递送Temsirolimus)。

虽然各个研究的纳入标准、纳入人数等不尽相同,但随访指标无外乎是随访术后一定时间的一期通畅率、免于CD-TLR,术后全因死亡率,术后免于患肢截肢率、术后官腔再狭窄程度、术后管腔丢失程度等指标。因此虽然各个Trial的随访时间长短不一(6月-5年),但它们都在告诉我们一句话:药涂器械比传统器械疗效好、而且至少和传统器械一样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在IN.PACTBTK的随访结果中,资料显示随访9个月时传统的LLL(Latelumenloss,定义为术后即刻的最小管腔直径与随访时的最小管腔直径之间的差值)与传统的POBA无差异,但Sub-segmentalLLL(10个亚段中每一段的晚期管腔损失的平均值)则有显著性差异(图1)。笔者想说的是:血管阻塞性病变不是应该只看最狭窄的地方么,这个Sub-segmentalLLL是否有点难逃为了统计结果阳性而进行统计分析的嫌疑呢?简单点来说就是:一段血管只要有一小段堵死,即使其他地方都通畅,那么堵塞的下游依然会缺血吧?好在其他BTK药涂器械(包括国货之光:先瑞达的Litos、Tulip药涂球囊)的研究结果看上去还是比较给力的。

(图1,IN.PACTBTKTRIAL)

最后在眼馋国外同行能用到那么多器械之余,笔者在想:随着制造工艺的升级,有效浓度范围更广、细胞毒性更小、对血管壁刺激更少的雷帕霉素涂层的外周器械会不会逐渐增多,并改变目前外周涂药器械以紫杉醇为主的局面呢?

(备注:本篇报道基于LINC会议内容,特别感谢包俊敏教授对本文的指导)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rkj.com/hlcs/1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