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曹先生今年76岁,一年前出现头晕不适症状,近两个月内昏倒3次,心急火燎的病人家属带着病人来到我院门诊。这不看不要紧,一查吓一跳!原来老人左右两侧的颈动脉狭窄重度狭窄了……
患者情况近日,神经外科在心内科与介入科的共同协助下,成功为一位高龄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95%以上)患者实施了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术后三天患者康复出院。
曹先生今年76岁,一年前出现头晕不适症状,近两个月内昏倒3次,心急火燎的病人家属带着病人来到我院门诊,B超发现双侧颈动脉高度狭窄,后收住神经外科。入院后,脑血管造影提示:患者左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大于80%,且长度大于6cm,右侧颈内、外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狭窄程度超过95%,长度约3cm。经过进一步评估,医生认为患者狭窄病变位置与其临床症状存在直接关系,解除狭窄很有必要。
但由于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且其中存在着不稳定斑块,若贸然进行手术,可能导致斑块脱落,造成患者脑栓塞;高度狭窄的颈动脉行球囊预扩时刺激颈动脉窦可能致心跳骤停,且术后颈内动脉扩张后可能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而引起死亡率很高的脑出血。在了解情况后,患者子女拿着检查单到医院咨询,均认为手术指针明显,但血管狭窄程度过大,手术风险极高而婉拒手术。于是患者子女带着老人又回到了我院住院治疗。鉴于手术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该科主刀医生王慧晓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讨论,围绕患者的适应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术后医护管理等,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治疗计划,同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确定实施手术。
手术在局麻状态下进行。手术过程中,心内科赵乾磊医师娴熟地20分钟内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设定起搏心率60次/分,神经外科王慧晓、陆洲医师、介入科马霁波医师将保护伞装置置于患者颈内动脉远端,然后给予扩张球囊对患者狭窄处颈动脉进行扩张,当球囊扩张时患者心率一过性降至45次/分时,预置临时起搏器及时发挥作用,自行启动将心率升至62次/分。再将支架置入狭窄段,最后撤除保护伞及临时起搏器,顺利完成手术,造影提示患者颈动脉狭窄处明显增宽,远端颅内供血明显改善。术中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术后患者未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情况,于术后三天顺利出院。
颈内动脉狭窄局部细若游丝
支架释放后狭窄处明显增粗
据悉,目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该手术具有微创、阻断血流时间短、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等优点。颈动脉狭窄≥70%,有脑梗塞症状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经过该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我科在实施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过程中使用了脑保护装置,临时起搏器,防止了颈动脉斑块脱落造成远端血管闭塞和梗塞及心跳骤停,大大地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来源:神经外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